金如墨继续读孙权的故事了。
现在就是孙刘联军有5万多人,曹操有30万大军。
公元208年,传来消息刘琮投降了,刘备准备辎重,迅速就往南撤,曹操自己亲自带五千骑兵来追刘备。
一日一夜走了300多里,这个行军速度在那个年代就是非常快的,最终曹操在当阳长坂坡就追上了刘备。
金如墨读到这里心想,刘备当时的脸色肯定很难看,逃跑还被抓到了。
刘备的部队当然抵挡不住曹操的进攻,不过,即使在危机时刻,刘备心里也是有底的,因为刘备身边,左边是张飞,右边是赵云。
关键时刻,靠张飞赵云给力,刘备得以全身而退。
金如墨看到这里心想,确实一个人可以没有运气,但是他不能没有底气啊。底气就是你手里的高质量的资源。
刘备身边,有关羽张飞赵子龙,所以他挺有底气的。
诸葛亮这时候跟随鲁肃去见孙权,就没有消息了。
那时候没有手机,刘备急死了。没有诸葛亮的消息,他咋知道这联盟成没成呢。
因为咋的呢,曹操一直追着他呢,他害怕呀,哪天要是眼睛一睁,发现曹操大军搁自己家门口站着呢,这不得做噩梦呢。
然后就是这孙刘联盟到底成没成他也不知道,刘备害怕孙刘联盟不成,因为这样的话,他手中那点可怜的部队根本就打不过曹操。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刘备还害怕江东的部队来得太慢了,因为曹操这进兵速度让他怕的要死,要是江东部队晚来一点,那他就真的完了。
终于等到有一天,侦察兵告诉刘备,江上出现了东吴的船只,打着江东的旗号,主帅的旗上写着一个周字。
刘备就知道这是周瑜周公瑾大帅哥来了。
刘备就派使者去送慰问品了,周瑜收到慰问品就跟使者说,哎呀,我这里军务繁忙,实在没有时间抽空去见刘备,如果他能来见我就太好勒。
当时刘备已经50岁了,周瑜才30出头。刘备是个将军了,周瑜还啥都不是呢。
使者回去把话给刘备一说,关羽、张飞把鼻子都气歪了,说周瑜这啥人呢,在我大哥面前还摆谱,他怎么这么傲慢。
刘备说没关系没关系,我们要促成联盟,就应该拿出姿态啊。
所以刘备就来见周瑜来了。
刘备vs周瑜
刘备问周瑜说,你要和曹操大决战,你带了多少人呐?
周瑜说我有三万。
刘备说哎呀,少了点。
周瑜说,可以了,刘豫州啊,你看着我怎么把曹操打败吧。
周瑜的意思是,刘备呐,你用这三万可能觉得少,我用这三万打曹操不仅能打赢还有余力呢。
为了孙刘联盟,刘备忍了。
接下来,刘备又开始发话了。他说公瑾呐,你把鲁肃请出来,咱们商量商量形势呗,研究研究工作,你看怎样呢。
周瑜说我有军务在身,大领导给我安排了任务,各方面都布置好了。我不能随便地给你安排见面,我不能随便地调动将领。
所以你要见鲁肃呢,可以另外找机会再见,不用通过我。还有就是你们家的诸葛亮,过两天也会和鲁肃一起到这儿来,到时候你要了解什么情况,你就跟他说就行了。在我这儿就别讨论研究了。
在这个刘备vs周瑜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来周瑜挺强势和傲慢的。
但是周瑜实际上是个宽容大度的人,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刘备目前实力比较弱,他更需要和东吴联盟进行联盟,既然有求于人,那么就需要低姿态。
孙权这个领导把最精锐的部队交给了周瑜,周瑜在指挥一个关键性的战役,这个战役决定了孙权的前途和命运。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和周瑜的关系就变得比较微妙。周瑜必须要做一些事情,让周瑜相信自己的忠诚可靠。
假如周瑜掌握着兵权和战役战术的决定权,他跟刘备勾肩搭背,私下见面,眉来眼去,成为好兄弟,孙权心里肯定烂完了,这也不好吧。
周瑜要让孙权知道自己不会跟刘备发展私人关系,除了办公场合之外,我们不会单独见面。
主公你放心,天下的英雄有很多,我周瑜的主公只有你一个。
周瑜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忠诚,而刘备是在用低姿态的当时来表达自己合作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