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如墨今天继续读孙权的故事。
孙权合肥之战失败后,曹操又开始攻打濡须口。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队伍要想发展壮大,成就一番事业不仅要有资源,要有机遇,还要一定有到位的管理才可以。
孙权虽然自己也做过错误决策,但是他在选人用人方面比较厉害。
在曹操的有生之年,他曾经先后两次进攻过濡须口。
第一次攻打发生在公元213年,曹操组织大军南征,本来是双方互有胜负,后来天降大雨,战争形势对曹操不利,于是曹操就撤兵了。
在退兵的时候,他看见孙权的兵士精神抖擞,不由得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二次攻打发生在公元216年,这一年曹操已经60多岁了,这意味着这一年离他走到生命的尽头已经不远了。
一开始战斗得比较顺利,前锋是大将张辽和另外一个有名的将领,这两个人指挥部队,很快就占领了居巢。
孙权先是指派吕蒙和蒋钦两员大将带领部队镇守濡须,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后面觉得不保险,又调亲近的大将周泰带领一只精锐部队来参加作战。
然后又调了一个大将董袭过来,让他带领一只精锐的楼船部队在长江江面上巡逻。
金如墨读到这里,哎呦好家伙,这孙权摇人呢,打群架摇人。
董袭这个人武艺高强,性格刚猛,敢打敢拼。
但是天公不作美,部队刚刚在江面上摆开,暴风雨就来了。
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这个楼船它比较高,刮了大风之后,船的重心就不稳,它左摇右晃。
这时候就有东吴的船只倾覆了。
这时候,董袭身边的将领就提出了建议,说哎呀,这个暴风雨太可怕了,要不然我们弃船先去岸上避险吧。
董袭坚决地说,主公让我们在这里防备敌人,我们自己倒弃船跑了?别说是眼前这点暴风,就是再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也得坚守岗位。
最后,董袭告诉手下的众将,谁再给我提弃船避险的事,我就把他斩了。
看到董袭的态度这么坚决,身边的人也就不提这件事了。
当天晚上意外就发生了,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这个风比白天的风更加猛烈,董袭所在的这个楼船在风中也倾覆了。
大将董袭不幸落入水中,意外身亡。
金如墨看到这里,一拍大腿,这董袭确实没想到会这么落水而死,还以为会英勇牺牲什么的。
害!大将军没有死在战场上,被淹死了。
董袭身亡后,孙权特别伤心,他穿着丧服,给董袭办了隆重的葬礼。
能把董袭这样的大将激励得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卖命,孙权肯定是有自己的过人之处的。
理念比方法重要。
这次防守曹操的中军主将是蒋钦,蒋钦当年跟着孙策平定江东,屡立战功,孙权对于蒋钦还是十分看重的。
驻守濡须的部队有很多,有一员将领叫做徐盛,徐盛是驻守的主力部队。
蒋钦是濡须督,所以徐盛还得听他的调遣。
但是两人之间,曾经闹过一点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