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蜀军给司马懿送来了女人的衣服,欲激怒司马懿,达到让其出战的目的。
魏军诸将见状,皆勃然大怒,魏军主帅,岂能被人如此欺辱,纷纷请战,却被司马懿拒绝。
司马懿知道这是蜀军故意要激怒自己,他脸上笑容依旧,当众穿上女人的衣服,并说道:“看看,还挺合身的。"
诸将都气得火冒三丈,脸色涨红,可司马懿却心平气和,招来一名传令兵,说道:“去给蜀军传信,就说衣服很合身,我很喜欢。”
传令兵愣了一下,才迷迷糊糊地转身离去。
看到这,天下之人皆感慨不已。
“这司马懿是真能忍啊,被蜀军如此羞辱,竟然也能谈笑自若,城府太深了。”
“往往这种人才能成就大事,我越来越为曹魏政权担忧了。让这样的人崛起,曹魏危矣。”
陈留郡,曹操眉头深深皱起,眉宇间充满了担忧。
“好一个司马懿,竟能隐忍至此。”
他很担心,不知道曹叡能不能震住司马懿,若是镇不住,曹魏江山必将倾覆。
而荀彧,贾诩,荀攸等谋士,脑海中却冒出了另外一个念头。
蜀军的统帅,也不简单啊。
之前司马懿就说了,他要寻找破绽,给蜀军一击致命。
这一百多天的时间里,司马懿肯定不止是单纯的坚守而已,一定还在不断地寻找蜀军的破绽。
但一百多天过去,司马懿依旧没有反击,说明他没有找到蜀军的任何破绽。
能让司马懿都找不出破绽,同时还能分心羞辱司马懿,蜀军的统帅,或者说军师,绝不简单。
但之前的谋士排行榜中,并没有见到有蜀国的谋士进入前十,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蜀军的统帅,或者是军师,很可能就是谋士榜第一的谋士。
谋士榜第一和第二的交锋,看似平和不激烈,实际上比任何时候争斗都要凶险,只要任何一方露出一丁点的破绽,可能都会被对方顷刻间击溃。
这时,秦天的声音又一次响了起来。
“不久后,蜀军再次派遣使者来请战,司马懿却问起了和军事战争毫不相关的问题。”
画面中,只见司马懿笑眯眯地问蜀军使者道:“贵军统帅一顿饭能吃多少?”
使者本来已经准备好了很多的话来激怒司马懿,可听到司马懿这个问题,他顿时就愣住了,下意识地说道:“三四升。”司马懿又问道:“我听闻贵军统帅大多事都要亲力亲为?不知是真是假?”
使者说道:“军中要打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全都是丞相自己审批。”
司马懿又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便对使者道:“贵军统帅谋略出众,贵军又兵强马壮,我军出战必败无疑。回去告诉贵军统帅,要么他自己打进来,不然我是绝不会主动出击的。”
待使者离去后,诸将皆不满司马懿当着敌军使者的面灭自己的威风。
司马懿却笑着说道:“蜀军统帅诸葛亮年纪也不小了,却凡事都要亲力亲为,只要继续拖下去,将诸葛亮熬死,蜀军自然就会退去,何必要趁现在去和蜀军正面交锋,徒增损伤呢。”
诸将面面相觑,拖垮敌军统帅的身体?这是什么奇葩战术。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敌军统帅果真病死于军中,蜀军秘不发丧,率领大军有序地撤退。
有当地百姓来向司马懿报告,称敌军统帅已死,司马懿派兵追击蜀军,而这时蜀军却又敲响战鼓,做出要杀回来的架势。
司马懿以为敌军统帅还活着,以穷寇莫追为由,命令大军车回来。后来蜀国大军安然撤走,有人传出谣言,称“死诸葛吓退活仲达”。
司马懿听到后也不生气,笑着说道:“这皆因我擅长预测活人之事,并不擅长预测死入之事。”
青龙三年,司马懿被封为太尉,不久后蜀国再次入侵魏国边境,司马懿派兵迎击,斩杀蜀军一千多人。
看到这,天下之人都被震惊了。
“我去,这司马懿是算命的吗,说蜀军统帅要死了,结果还真死了?”
“这是巧合,还是谋略?谁能解释一下?”
“若在敌军统帅死后率军出击,是不是可以一举击溃蜀军?”
“那太冒险了,万一蜀军统帅没死,魏军就要落入蜀军的埋伏,得不偿失。还是保险一点好,反正司马懿的目的就是让蜀军退军,没必要犯险。”
荀彧等人则叹息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