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的神经紧绷,今晚终于可以放松缓解一下,洗漱完毕,沈意就接到泊松拿来的信件。
“世子,柳絮那边来信了。”泊松刚刚接到信鸽的信,就赶紧拿来给沈意了,他知道世子等了很久。出征那天没有见到裴家大小姐,一路上世子有空就写写信寄回去,可是这么久了,也没见裴家大小姐回过一封信,真的是白眼狼一个,枉费世子一片真心。
沈意接过信,见信中写道,昭乐已经痊愈,但是家中老太太又病倒了,她没有去书院读书了,整日在家陪着老太太或者赵氏,前几日跟着赵氏出门上香了,回来郁郁寡欢。反正洋洋洒洒一大篇,事无巨细的描写了昭乐最近的一举一动。
沈意庆幸自己在她身边安插了人,不然此刻自己真的连她一点情况都不得而知。明明寄了好几封信回去,每封都石沉大海。
一开始沈意还望眼欲穿,盼着昭乐能给他回信,可是每次都是大失所望。现在见着柳絮的信,才明白她这段时间过得应该闷闷不乐吧,祖母病了,她退学全心侍奉,也没心情回信吧。
沈意坐到书桌面前打算提笔写信,但是又不知该如何安慰她,她的心情岂是自己几笔可安慰的了的。
转而写信交待柳絮一些事情。务必事无巨细给自己汇报,时刻保护她的安全。把信上的墨水吹干之后才放进信桶交给泊松。
而昭乐此时正在房间看书,夏瑾进来提醒她很晚了,仔细眼睛,早点休息。
“夏瑾,最近还有收到信吗?”昭乐随意翻了一本书打发时间,看着居然说的是西北人情地理的书,想着沈意此时应该也该抵达凉城了,就是随口问了一句。
“有的,姑娘,昨日我还拿到了一封沈世子寄来的,不过当场奴婢就烧了,没有留下。”夏瑾不明白昭乐怎么突然又提起沈意的事情了。
“无事,我就随口一问,烧了是对的。熄灯吧。”随后昭乐放下书,转身翻到床铺里面开始闭眼休息。
夏瑾放下幔帐,熄了灯。
翌日一早,夏瑾伺候昭乐洗漱的时候小心地问了一句:“姑娘,今日春和出嫁的日子,她说要来给您磕头。”
最终,春和还是同意嫁人了,赵氏给选了一个在她铺子上管事的儿子,毕竟也在女儿身边伺候好多年,希望她不至于过得很差。
用完早膳,春和就穿着喜服进来给昭乐磕头。“谢姑娘,这么多年的照顾,以后春和不能伺候您了。”
昭乐盯着春和的脸看了片刻,画着精致的妆容,说着恭敬的话语,可是一双眼睛还是泄露了她的不甘心。
昭乐把一早准备好的赏赐之物,赐给她之后,问道:“你可是怨我?”
春和听着昭乐慢悠悠吐出这几个字,立即低头掩饰自己的情绪:“奴婢不敢,奴婢怎么敢怨姑娘呢!”
“怨也没有关系,你以后会懂的,这样对你百利无一害。”昭乐无意跟她解释过多,随后就挥手示意她退下了。
春和被屋里其他几个人簇拥着送出了门,登上花轿,从耳门送出了裴府。
夏瑾没有去,一个人留下伺候昭乐。只是自从昭乐决定把春和许人之后,整个院子里的丫鬟,都是整日战战兢兢,恐怕下个轮到自己。只有夏瑾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有害怕也没有开心。
昭乐忍不住地逗她道;“夏瑾,你就不担心我下一个把你嫁出去吗?”
“奴婢一切听从姑娘安排,姑娘让奴婢嫁人,奴婢就嫁人,姑娘让奴婢伺候,奴婢就好好伺候姑娘。”夏瑾如实回答,她其实并不害怕嫁人,做为昭乐的贴身丫鬟,身边的人都心知肚明,她们以后很有可能就是昭乐的陪嫁丫鬟,可是她内心其实不想做陪嫁丫鬟。
以后无论昭乐嫁给谁,有姑娘这等才貌,姑爷哪会搭理她们这种姿色,就算最后成了妾氏又如何,反而会和昭乐离心,不如老老实实伺候昭乐,等年纪大了 ,嫁个平头百姓,做正房娘子,安安稳稳度过一辈子。她并不觉得春和现在嫁人有什么不好,至少姑娘给她挑的人家清清白白。
昭乐见夏瑾一副老老实实的样子笑道:“逗你玩呢,我才舍不得你,要留你一直在我身边,除非哪天,你有了意中人,想要离开我,那么我立刻放你走。”
夏瑾被昭乐说的立即羞红了脸,小声抱怨道:“姑娘,这说的什么话,奴婢愿意一辈子伺候姑娘。”
昭乐知她说的是真心话,可是她这辈子一定会好好给夏瑾找个好的归宿,前世连累她如此,她怎么会忍心把她一辈子绑在自己身边呢?这事不急,以后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