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火车站,内景
父母亲大人亲自来了,激动的王志刚一宿未合眼。
三十年了,自己的任务终于完成了。
想想身边的同学,有人18岁就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有人24岁已经娶了两房媳妇儿,生了四个儿子,超额完成娶妻任务,保质保量完成传宗接代义务;最不济的也在28岁完成娶妻生子;自己一路过关斩将,考上江州市的检察院做检察官,已经30岁左右,在31岁的年头上,儿子才呱呱坠地,算是帮助父母亲移走了压在心头31年的沉重巨石。五代单传,命悬一线,如果庄思月早点知道自己要背负这么沉重的生子义务,当初她或许掉头就走了,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王志刚:爸!妈!姑妈!您老一起来了!太好好太好了!王志刚一路小跑接过父母和姑姑手中的蛇皮袋,搀扶着姑妈的腰。
王志刚:来,这边走!我们坐出租车回去。家里离这里还有一段距离,坐别的车没有出租方便。
姑姑:我听说江州的地铁很发达,又便宜,怎么不坐?
王志刚笑着说:姑,您如果想坐,改日我带你们三人好好坐几段体验一下,今天东西多,我妈的腿脚不利索,我们先回家吧,回头大姐小姐该到了,我再来接他们。
父亲:那不如我们在这里等她们?
王志刚:不用。她们会晚一些时候,到时候我再来两趟就是了。你们车上坐了一天一夜,累坏了吧,赶紧回去好好歇歇,还有这些鸡鸭,赶紧拆开吸新鲜空气,不然该捂死了。
父亲:是啊是啊,光想着你姐她们了,忘了袋子里的鸡鸭,还是志刚脑袋好使。
说着,出租车过来了,一行人上了车。
出租车司机:大爷,大妈,注意脚下安全,不要弄脏了坐垫。
王志刚的爹妈看着雪白的坐垫,一时间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在他们眼里,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干净的沙发。
王志刚:爸、妈、姑,快坐下!城里车子干净,时间长了你们就适应了。
庄思月的母亲站在门口,脸笑成了一朵黄菊花:亲家们,稀客啊,快进快进屋,一路上累坏了吧?我把茶泡好了,先喝茶暖暖身子。
老汉听到说你们是稀客,心里不美气。但人家岳母已经忙前忙后一个月了,自己不是客是什么呢?好像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辩驳的说辞。
王志刚的娘耳朵有点聋,又不善言辞,她装聋卖哑,钻进屋里,找个沙发坐下了。她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东张西望,坐等别人照顾。
姑妈身材矮胖,头发短短的,露出肥硕的颈部。虽然六七十岁,但她耳不聋眼不瞎,大脑还相当灵活。
姑妈听到岳母说你们是稀客,心里跟她哥哥一样,也不美气。但她心想:我大哥大嫂都没有说什么,我也不便说什么。这里到底是谁的家,以后会让这个不会说话的老太太明白,到底该怎么摆正自己的位置。
听到母亲在客厅招待三个老人,她故意不出来。
等了十分钟,听到公公问:思月呢?小宝宝呢,我们想看看。
这时候,庄思月才慢条斯理地把婴儿从襁褓里抱出来,以慢镜头的步速出现在屏幕上。
公公激动地站起,伸出畸形的双手想接过婴儿。
庄思月:爸,不着急,孩子睡熟了,您先去厨房洗下手,孩子抵抗力差,手上不能带细菌的。
公公:细菌?细菌是啥?哦,我去洗手,现在就洗。那在哪里洗?
庄思月用眼睛指向厨房里面的一个隐秘的木门,一般的生人进来,不大容易找到厕所门。
姑姑见状,拉着大嫂的手也进了卫生间,三个人在里面嘀咕了片刻。
大家坐好,庄思月把婴儿放到了公公的手中,公公哆嗦着看向大孙子,浑浊的眼泪啪嗒啪嗒滴个不停。庄思月在心里嫌恶极了,但也不能表现的过于明显。
姑姑看状,也哽咽着说:大哥,心愿得成,回家该去还愿了吧?咱老王家以后在村子里可以继续挺起腰杆活人了!哎呀,我真是太高兴了,你不知道,我这几年揪着的心终于轻松了,好啊,还是志刚有本事啊,娶了这么便宜的媳妇儿,还生了这么排场的侄孙子,这一趟,我算是没有白来啊,就是死了也闭眼了。
庄思月也嫌恶地看了她一眼,一下子明白王志刚根深蒂固的封建迷行思想从哪里来的了。这工具人做的多么可悲可叹啊。
庄思月冷眼看着这几个人,心里是满满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