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史上最牛王爷,统百官,定江山 > 第43章 一马当先

第43章 一马当先

时间转眼来到了庆云二年。

随着武朝的不断发展,官员持续的补充,朝堂内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这一年的元月七日,本在享受年休的帝京官员,接到了皇城内传来的消息,秦王殿下要举行大典,百官听言,不敢怠慢,即刻奔赴皇城。

官员们慌张的从家中赶出,他们急忙的整理衣冠,马不停蹄的赶到端午门外。

站在端午门外的禁卫军,看着聚集的大批官员,他们感到十分摸不到头脑,毕竟秦王事先也未通知他们。

官员们忍受着寒风刺骨,在端午门外站定,他们也感到十分的诧异。

约莫日上三竿时,皇帝的仪仗吹吹打打的从端午门内走出,秦王徒步跟着煌宋敬的龙撵,缓步走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朝臣见状,也不顾地上的积雪,赶忙伏首。

“众卿请起!”煌宋敬见状,挥动小手。

“臣等谢皇上。”众臣从地上站起,目不转睛的盯着煌宋敬。

“今日,奉太皇太后懿旨,特召开大会,来对庆云元年腊月二十五郑州起震一事,福祉灾民。”秦王绕至百官面前。

众人听言十分诧异,郑州于京州之左,百年难遇一灾,怎会轻易起震?

“太皇太后有好生之德,感此役乃天谴所为,借此命钦天监与鸿胪寺和力,举两司之力,办祭天大典,以慰上天之灵,于正月十五元宵盛典之时,禀告苍天!”秦王看着百官,恳切地说道。

“臣接旨。”鸿胪寺卿黄东汉向前一步,拱手道。

“王爷,臣下深感不妥,本高皇帝所设元旦盛典就耗费大量金银,若同时举办祭天大典,唯恐国库入不敷出啊!”副都御史王守英,进言道。

“你是都察院的吧,这件事,我在紫祝阁已经和左都御史沟通过了,不必再驳。”煌言看着那个愣头青。

“臣请求殿下三思啊!举行盛典,劳民伤财啊!惟人之仁,匪祥于天(出自唐 柳宗元)。”王守英看着秦王,说出悖逆之言。

“王守英,你竟敢对天人不敬,本王看你勤政廉洁,对你刚说的那句话当没听见,你现在马上滚出皇城,滚回你都察院,别让我看见你。”煌言瞪大了眼,他没听过这么直言不讳的话。

煌言站在一旁,目光冷漠地注视着王守英。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对于王守英的死谏,他并不是不认同。但他是一个孝子贤孙,如果当着百官的面子当众驳斥太皇太后的作为,那会引起世人的非议,毕竟太皇太后认为神仙的存在是至高无上的,他们的力量可以拯救郑州百姓的苦难,为他们带来美好的未来。

随即,从百官周围走出一队人马,还抬着行刑的工具,他们三下五除二的将王守英按在板子上,抡起手中的椟板。

他的身体被紧紧绑在刑架上,准备接受处笃刑的惩罚。寒风呼啸,吹得他的衣袍猎猎作响,但他的内心却毫不动摇。

一名士兵手持鞭子,凶狠地朝王守英的背部抽去。鞭子狠狠地落下,发出刺耳的声响,但王守英却没有发出一丝声音。他的眼神坚定而坚毅,仿佛在默默地宣告着自己的信念。

“王爷,我并非不想百姓过上好日子,但神仙只是虚无缥缈的存在,他们无法真正帮助我们。我们应该依靠自己的力量,努力改善百姓的生活,而不是寄托于他们。”王守英的声音虽然微弱,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坚定和真诚。

“王爷,臣等也附和副都御史之言,望王爷三思。”一众都察院及有识之士也纷纷出言附和。

煌言见众议难改,便道:“众位之言,本王知晓,但我朝以孝道著名天下,若枉然辜负太皇太后之意,难免会引起世人的流言蜚语。”

“臣等愿冒死请命,望太皇太后撤回懿旨。”众人纷纷说道。

“既然如此,那便等我与太皇太后商议过后,再加回复。”煌言说道。“由紫祝阁首辅拟定上谏之言,随后本王上表太皇太后。”

“如此甚好。”众人达到了劝谏的目的。

煌言也露出了不易察觉的笑容。

“老臣接旨。”温富延向煌言深鞠一躬。

“如此,你们便散去吧,本王就这一事相告。”煌言轻描淡写的说与众臣。

众臣听言,皆感到十分诧异,但又表现的无可奈何,也就相继退散,回到了自己的宅院。

武盈房

煌言再度将紫祝阁内的臣子聚集在一起,商讨政事。

“关于郑州一事接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