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冰箱,洗衣机,VCD,等等一系列家用电器,慢慢走进农村。
这些只能在城里见到的科技产品,出现在一些比较宽裕的农村家庭。
那时候,邻居买了大彩电,不行,我也要买。
邻居买了VCD,不行,我还是要买。
邻居买了冰箱,再也不担心夏天的饭菜变味,那更不行啊,我必须的买。
消费一大波家用电器,没钱了怎么办呢?多养牲口家禽,多种经济作物。
那个时候,为了多种粮食,多养牲口,大伙儿一窝蜂的去开荒。
多开的土地,算是自己的,反正就是多种粮食,多养猪。
叶凡家每年出肥猪30头,那时候在村里也是相当有面儿的。
丘陵地带,为了开荒,本就少得可怜的草木更秃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也是那一年,实行退耕还林,旱地里种上了桉树。
2001年到2003年各大县城开始规划建设,移山平地,建设新城。
嗅到商机的一些农民开始进城务工,投身到建筑事业。
第一批农民工开始进城,挣到了第一桶金,在外干一年的收入是种地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尝到甜头的人,一传十,十传百,农村慢慢进入空巢期。
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逐渐占据农村主力,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开始闲置。
2005年,叶凡的两姐姐也嫁人了,母亲卧病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