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我那快乐的生活 > 第14章 月亮碎了

第14章 月亮碎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无数的来自农村的年轻人提上行李,去往南方更加开放和发达的城市打工。我的父亲那时也加入到南下打工潮当中。初中肄业的他在深圳遇见了一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后来他们相恋了。我爸对她说:“我们家乡不像你们家乡有那么多的山,跟我回去吧”。女孩跟着我爸走了,长途的火车,再转汽车,刚一下车女孩就傻眼了,她的家乡的山最多只能算是丘陵,而这里,山的那边还是山,可是爱意可平山海,这算不了什么,于是他们结婚了,女孩在后来成为了我的妈妈。

妈妈什么都知道,但是她选择忍气吞声,当然我说的是爸爸外遇的事情,关于我和姐姐一氧化碳中毒这事,只要我们还没死,那就只能算是平淡生活里的一个小小插曲。

在她和爸爸的交谈中,我终于听到了“离婚”,从前爸爸还会掩饰,妈妈也可以为了这个四口之家选择性地忽视,但现在爸爸已经开始变本加厉,这让妈妈失去了自己引以为傲的尊严。

谈到离婚这个话题时,爸爸都会变得很不耐心,把烦躁写在脸上,他不愿意有谁把自己做过的事情放到阳光之下曝晒,他也觉得这是他的秘密吧。人尽皆知的事情,还能叫作秘密吗?这根本就是为了他自己的面子,为了面子,他拼尽全力也要维护住风雨中飘摇的家庭,即便这只会带给我们母子三人无尽痛苦。

我总不明白,既然这个家庭已经很显然地无法维系,为什么两个人还不要分开,放彼此一条生路?也许是我想得太简单了,成年人有他们自己的苦衷。在妈妈带我离开之前,我总是活在恐惧之中,为了让自己少挨打,就得少犯错,而少说话,就是我少犯错的方式,我变得越来越沉默。

在各种场合,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我都尽可能地沉默,爸爸向人介绍说,我的性格就是这样,内向,好一个内向!我想说的是,我并不是生来如此。

离婚的事没有谈成,爸爸对妈妈看起来温和了一些,终于可以正常地生活,甚至走入幸福了吗?另一次事变打破了我的幻想。

隔壁村的一个老师家女儿出嫁,我们一家人下午五点钟就从家里出发去人家家中,走到地方之后差不多刚好赶上开饭。爸爸走在第一个,姐姐跟在爸爸后面,我走在第三个,妈妈走在最后。

我们走过屋后水库的堤坝,隔壁伯娘在水边用棒槌敲打衣服,听见我们一行人走过,她抬起头来打了个招呼:“吃酒去啊?”妈妈在后面答应了一声。我们排成一列走过羊肠小道,走过田坎,爸爸左顾右盼,看看作物的长势。远处的伯伯在赶鸭子回笼,过一会儿,他也会去老师家,吃一顿难得的大餐。我看见山下河对岸的另一座山间雾气缭绕,太阳快要下山了,太阳照在对面的山上,看起来很美,而我们的村落,是黄昏时太阳照不到的阴面,晚风吹起时会让人感到有些冷。

爸爸只和我与姐姐讲话,提醒我们前面有沟,前面有坎。我是多么地享受这种时刻呀,爸爸像一个火车头,带着我们去远方。印象里这种时候少之又少,妈妈前几年留在广东,而爸爸总忙着他自己的事。现在我们终于团聚在回到了家里。

有时觉得,如果这样的片刻可以成为永恒就好了,我和姐姐再也不用在某天突然停电而感到无助。

终于到了老师家里,我们一家人找地方坐了下来,赶鸭子的伯伯坐在了我的对面。开始吃饭,菜都陆续摆了上来,猪肘子、梅干菜扣肉、清蒸的扁扁的鱼……平日里哪里有机会吃这么多的“硬菜”啊,我和姐姐只管夹菜、吃菜,狼吞虎咽。大人们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家常。妈妈这样一边说话一边吃饭真的能吃得饱吗?而爸爸在一边什么也不说。

“秋高气爽,天降吉祥,高朋满座是喜气洋洋,在这个欢天喜地的日子里,我们大家一起相聚刘府,一起见证……”

我的新语文老师在这里当上了主持人,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文化水平较高者之一。

我听见妈妈和伯伯聊到了她家乡嫁女的习俗,比我们这里更节俭但更有规矩,精致的菜品上完之后,最后一道一定是豆芽拌粉丝。客人不会太多,中午吃完之后晚上就不再招待了。说话间一盆丸子汤上来了,一桌人都争先恐后地用筷子去戳丸子起来,我看见眼神不好的老人怎么也戳不起来,而我很容易就得手了。妈妈看着大家抢丸子,她指着那盆丸子汤说:“快看看里面有没有蛋,上了这碗菜,主人家就是在叫我们滚蛋哩!”

我觉得好稀奇又有些好笑,因为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这样的说法。桌上的一众乡亲开始陪笑,我很想看看爸爸笑的样子,可我一转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