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 > 第二百一十四章 移师宜兴县

第二百一十四章 移师宜兴县

就在麾下众将与金兵死战时,李彦仙也正率众与金兵巷战,只见金兵将李彦仙堵于巷道中,乱箭齐发。转眼之间,李彦仙便浑身中箭如同刺猬,即使如此,李彦仙仍不退却,反而将射于身上的箭矢尽数折断,而后返身怒杀金兵。受其感染,城中军民无不奋起抵抗,就连妇孺都爬上屋顶,揭瓦以掷金兵。

此时完颜活女、折可求各舞兵器,前来与李彦仙交战。李彦仙则使钩镰枪左钩右刺,力战二将,斗到三十余合,折可求手舞兵器,正中李彦仙小腿。

虽然小腿疼痛,但李彦仙以枪尖点地,身躯不倒,完颜活女趁势一步踏上,一刀劈中李彦仙左臂,中刃不断。李彦仙两处重伤,又身中十数箭,仍是强忍剧痛,面对二将,非旦毫无惧意,反而越战越勇。

远处完颜娄室登高望见李彦仙重伤,仍然死战,爱惜其才,于是传令唤回完颜活女与折可求二人,同时下令道:“务必生擒李彦仙,不得害其性命,但有俘获者,赏万金!”金兵听后,个个状若恶虎,奋不顾身冲杀上来。

李彦仙在远处听到完颜娄室军令,要活捉自己,恐怕自己被俘受辱。于是换了敝衣,混入乱军之中,渡河逃脱,恨道:“吾不甘以身受敌人之刃。”

李彦仙逃离之后,完颜娄室彻底占领陕州,因恨城中军民抵抗日久,便下令屠城,于是城中无论老弱妇孺,尽被金兵屠戮。

消息传到李彦仙耳中,顿时令其怒恨交加,叹道:“金人所以甘心此城,杀过当者,以我坚守不下故也,我有何面目复见世人乎?”于是转身投入黄河而死,时年三十六岁。

李彦仙既死,完颜娄室更将其在城中的家人尽皆捕捉杀害,惟有其弟李夔、其子李毅于城破之时,在逃亡百姓的护佑下得以身免。

陕州陷落,自此关中之地,已尽入金人之手。张浚闻讯落泪,于是承制赠李彦仙彰武军节度使,建庙商州,号“忠烈”。

陕州一战对整个川蜀形势影响极大,李彦仙以孤城扼其冲再逾年,大小二百余战,金人不得向西。但却因宋军将领各自心怀鬼胎,不肯守望相助,以致州城陷落,更为日后张浚富平惨败埋下了伏笔。

此乃后话不提,再说岳飞自黄天荡与韩世忠大破兀术,所获无数后率兵返回茅山大寨,留守将士闻讯自然欢喜。但岳飞却于这激昂的士气中隐隐感受到些许不安。

这一日,岳飞正在帐中思考麾下大军下一步的打算时候,突然有小吏李寅来报,说兀术已经返回建康府,并在雨花台建筑洞穴以避酷暑。岳飞闻言叹口气自言自语道:“此地离建康太近,若是兀术起大军来攻,恐怕大寨危险。”

李寅听岳飞说完,便试探着问道:“将军勿忧,在下却是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岳飞抬头看向李寅,说道:“还请细说。”

李寅定定神说道:“在下好友钱谌乃是常州宜兴知县,早就久闻将军大名,因此曾修书一封,望我请将军移师宜兴县以保县城不失,而他愿以城中之粮草以供大军。那宜兴县张渚镇三面环湖,只有一条路可入,易守难攻,便是金军前来,也是无忧。不如将军便移师张渚镇如何?”

岳飞打开地图,观察一番张渚镇周围地势,点头道:“便依你所言,我修书一封,烦你送往宜兴县见那钱知县,说明移师之事。”李寅领命而去。

隔得两日,李寅回报,说钱谌听闻岳飞要来,喜不自胜,亲自修书邀请,并言明城中存粮可供岳飞大军吃十年以上。岳飞得信大喜,立即召来陈淬、刘经等人商议,随后拔营起寨,大军尽往宜兴县而去。

大军一路无阻,不日便来到张渚镇上,而此时钱谌已经听闻岳飞大军行程,早早便率亲卫候于镇上。一见岳飞,钱谌便来到马前,躬身一礼道:“久闻岳将军大名,却是一直无缘一睹英姿,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这宜兴县虽小,却是背靠太湖,粮草颇丰,将军大军只管在此驻扎,只需保得一县百姓平安,钱某必定保大军粮草无忧。”

岳飞此时也跳下马来,笑道:“钱大人说得哪里话,我等身为官军,本就当保境安民,若非如今金军南侵,以致山河破碎,也无须来扰大人,还望大人原谅则个。”

钱谌见岳飞为人谦逊有礼,气度不凡,于是心中对其更为钦佩,便吩咐亲卫带大军前去安营扎寨,自己则带着岳飞往高处行去,看望周围地势山水。

二人来到一处小山岗上,钱谌指着远处白茫茫一片说道:“将军请看,那边便是太湖,乃是我宜兴百姓赖以生存之本。”

岳飞远远望去,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