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衣食住行方面,白帆不仅对冬季蔬菜问题无能为力,对于交通工具也束手无策。
眼下,最重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就是自行车。
当他们刚从南方搬到这里时,白武就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别人已经骑了十多年了。
因为保养得当,再加上白武不会乱折腾东西,所以至今还能骑,没有什么大问题。
张咏花上了公安局工作后,也购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是别人骑了五六年的。
但因为她工作性质的原因,这辆自行车磨损得非常厉害,需要经常修理。
因此,她一直盘算着要买一辆新的自行车。
然而,如今自行车比大米和白面还要抢手。
即使有钱也难以买到,购买自行车需要凭票。
一般单位每年只能分配一两张自行车票,分给谁都不公平,只能靠抽签。
不过,张咏花所在的公安局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自行车票相对比其他单位多一些。
而且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公安局的自行车不是生产的,而是从犯罪分子那里缴获的。
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抓到了偷车贼,但找不到失主。
或者有些公安同志根本就没打算找失主。
那么这些自行车就会被再次利用。
当然,像张咏花这样的一线公安不能骑这种自行车,她还需要购买一辆新的。
由于公安局拥有更丰富的自行车资源,他们的自行车票不需要抽签,而是根据个人资历和贡献来分配。
尽管张咏花的个人资历不够,但局领导一致决定她表现突出,应该获得自行车。
因此,刚刚迎来新年时,张咏花骑上了一辆崭新的永久自行车。
这辆自行车不仅受张咏花喜爱,白武也非常喜欢,他常常帮忙维护,希望让这辆自行车更持久。
白帆知道老爸其实也渴望骑上一辆新自行车。
他的那辆自行车已经骑了十多年,即使再好的保养也已经一身毛病。
但眼下,白武和张咏花都拥有自行车,至少是有车一族了。
而白帆和他的三个兄弟还只能依赖自己的双腿。
这个问题白帆也无法解决。
目前,除了单位发放的自行车票外,自行车厂也会分发给有关系的人自行车票。
问题是,他们所在的县城和市区都没有自行车厂。
白帆虽然想借关系,但却找不到途径。
然而,这个世界上很多问题并不是金钱可以解决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也会得以解决。
再过两三年,自行车将供应充足。
而且26寸的自行车开始流行起来。
到了八十年代末,甚至出现了多速自行车。
白武放寒假后,他和兄弟们总算有了自行车可以骑。
但是,没过多久,白武就不敢呆在家里了。
三天两头有人上门送礼、说情。
当然,这些礼物都是为了复习班的事情。
白武是个要面子的人,就算人家送东西,他也不好意思拒绝。
但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白武这种老实正派的人,怎么能收了人家的礼物又不帮忙呢?
没办法,只好躲避。
然而,即使白武躲开了,这些送礼的人也不会罢休。
遇到姥爷独自在家时更是肆无忌惮。
因为姥爷总是笑眯眯的,对来者毫不拒绝。
有一些送礼的人干脆就敲了敲门。
等有人出去开门时,人却不见了,只剩下一堆东西留在门外。
然后这些东西上会夹着字条,写着类似于“请帮忙”之类的话语。
有一天,白帆正在家里,突然听到院门被人用红漆的铁皮敲响。
他气愤地跑出屋子。
打开院门,刚要责备对方,却发现黄萱萱站在门外。
“你,你怎么来了?“
“没办法啊。“
“啊,欢迎,欢迎,来,进屋坐吧。“
黄萱萱却没有进来,她昂着头说:“我妈叫你帮我补习功课。”
白帆忍不住在心里骂道:“这事情真是前世的恩怨没法计较,但好歹新百货大楼的活也是她帮忙接的,我也欠她人情。”
见白帆没有拒绝,黄萱萱也不客气,她一拍自行车座说:“那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