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汪~汪~!”
其实仵作的大吼声,已经惊动了邻居。
甚至还引起了几声狗叫。
但是,邻居们也清楚地听到了“破山帮”三个字。
再加上,大家都知道仵作的为人。
平时也不愿跟他来往。
所以这些人,几乎都选择性地失聪了。
还有不少人在心里,幸灾乐祸。
... ... ..。
当李安志开始问话的时候,仵作就注意到了站在其身边的周巧儿。
周家的案子出了之后。
他就见过此女好几次。
周巧儿现在站在这个男子身边,仵作在一瞬间就想到了很多。
他的脸色变了数变,强自镇定地问道:
“如果你们不是破山帮的人,那你们是什么人?”
既然对方说他们不是破山帮的人,仵作就想探探这些人的口风。
他可是很清楚地知道,周家的案子是刑部尚书之子,打过招呼的。
仵作虽然不是官府中人,但作为一个跟官府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人。
他很清楚官场中的一些道道。
也清楚刑部尚书的分量。
这小小县府之地的一桩杀人案,刑部一开口,基本就成了一桩铁案。
完全没有翻案的可能。
可这些人还敢来查。
那就只能说明,这些人要么就是来头很大,来头比刑部尚书的还要大。
要么就是,头脑发热的愣头青。
不知道在哪里听到了,有关于周家人的传言。
便仗着自己身后有一点势力。
就梦想着来匡扶正义,真是搞笑。
作为一个仵作,他眼光毒辣,一眼便看出了这些人几乎都是高手。
一开始他还在纳闷,这破山帮怎么一下子就多出来了那么多高手?
以至于,仵作都怀疑,是不是破山寨的人,他们又进城了。
... ... ..。
“就当我们是喜欢打抱不平的侠士吧。”李安志随口说道。
主要是说了身份也没有意义。
因为,凡是对王朝的权力架构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以李安志的身份来管这事。
就是狗拿耗子。
论地位,李安志有二品官身,还是朝廷的特使,再加上他皇子的身份,说句身份显赫也不为过。
但是,他一个外交大臣,来管刑司的事情。
这就是妥妥的僭越行为。
说得好听点,叫眼里容不得沙子,心系王朝。
说得不好听就是,目无法纪,祸乱朝纲。
一听李安志的回答,仵作便以为,他们是后者,——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
这让仵作安心了不少。
因为,像这类自诩正义的侠士,都是比较仁慈的。
这些人,可比那些地痞、山匪好对付多了。
他们心中有“正义”,只要自己装得弱小可怜一点。
就能很容易的蒙混过关。
想到此,仵作连忙说道:“尸检文书,小人已经上交县衙。”
“如大人需要查验,去县府查看便是。”
“何必要大费周章的来找小人询问。”
“再者,小人年事已高,再加上经手的尸身太多,也着实记不太全。”
“县衙里的文书,都是在勘验的过程中,实时记录的,详尽无比。”
“一定能帮大人您解惑。”
说完,仵作就看向了李安志,他想看看李安志的反应。
心里则想着,如果对方不依不饶,待会要怎么哭诉自己的不容易,才能顺利脱身。
只是,仵作连做梦都没想到。
李安志根本就不按照他想象的剧本走。
只见李安志找了个椅子,不紧不慢地坐下,斜睨了他一眼,说道:
“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是吗?”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相信我,你很快就会记起来的。”
说着,李安志从腰间掏出了一把普通的短刃,递给周巧儿道:
“你去把他儿子的胳膊给我卸下来。”
“帮他好好地回忆回忆。”
“是!”答应一声,周巧儿接过了李安志递来的短刃。
虽然她刀接的很快,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