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柄冒着青光的森冷利剑横架于脖颈时,黎栩才如梦初醒,原来自己从一开始就被人下了套了。
这战国人真是人人都这么厉害吗?还是自己太蠢?
一时间黎栩只觉得自己的智商像是被人按在地上反复死命的摩擦。
来时还想着能与李牧兵锋相对一较高下,与韩非论道法学,人还没见到就被赵国一个名不见经传典籍的什么人给设局了,简直奇耻大辱。
穿越战国之前黎栩曾无数次设想,自己面对死局时一定能游刃有余,涉险脱困。
可如今面对烈冲布下的死局自己却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死亡,这是黎栩从未有过的绝望体验,他的大脑近乎空白。
在利剑悬于脖颈之际,他提笔写下了最后的疑问:你是何人?
烈冲冷冷一笑写下:赵人,烈冲!再问先生可否入赵随我抗秦?功名利禄赵国同样能给。
“烈冲?”黎栩的思绪翻腾游荡于各路典籍皆不见有关此人的记载。
性命攸关之下,黎栩不是没有想过入赵抗秦哪怕假意顺从做个间人帮助秦国也未尝不可。
然而战国之风习名节大于性命,自己丢了智商现在又要丢掉名节吗?当真视节操于不顾那自己还穿越来干嘛?
再者一个没有节操道义的人在战国根本无法立足,有也是奸臣乱党,哪国庙堂君臣会信任自己容得下自己?
何况是具有烈乱传统的赵国,廉颇李牧最终都无善终,自己安能活命?
最主要的是自己一番韬略致秦国于危险境地,更让秦王嬴政···莫非自己将要颠覆历史?
黎栩不敢想了。
秦王嬴政甚或大秦对他而言是神圣又崇拜的,他穿越而来一心只为协力秦王一统天下,甚或改变大秦二世而亡的悲剧,然则一统天下没做到不说,反有可能让秦国提前灭亡。
真是弄巧成拙,愚蠢至极,还有什么颜面面对秦王?
面对烈冲利剑是选择气节还是性命?
黎栩做出了自己选择,颤抖的手最后写下:吾宁死不弃秦王!
望着黎栩那一轮挚诚的眼神,烈冲喟然一叹,竟觉得此人有些可敬之处。
虽则荒诞不羁,然则却也铁骨铮铮光明磊落,一番豪言尽显阳谋大略,而非阴谋叵测之流。
旋即对着黎栩先是拱手一礼,接着提笔写下了沉甸甸的四个字:先生好走!
此一刻黎栩愧叹一笑,所有的理想被血淋淋的现实与自己的不假思量的莽撞击得粉碎如沙。
末了只一句:“黎栩死不足惜,惟愿大秦万年!”
随即脖颈一横,清冽利剑顷刻划破喉咙,森森血流了无归魂。
烈冲大是震惊了!
脑海之中久久回荡着这个异族之人留下的惊烁之言。
当即便又拱手深深一拜:“慷慨自刎,先生好走!”
头越来越晕,身体也越来越冷,黎栩终是体会到了死亡的感觉。
此时的他突然顿悟了,也透彻了,彻底明白了所谓的穿越者优势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过是一则异想天开的荒谬之论。
历史从来不是某个人可以扭转乾坤的,无数的人物无数的必然无数的偶然汇集谱写了动人的历史。
而所谓的历史却犹如风干了的胙肉,早已在千年沧桑岁月里湮去了原有的风貌华彩。
留下的是一系列的骨干和主要人物以及一个客观事实的结局。
而自己更是那么的可笑,仅仅凭寥寥历史典籍便想涤荡风云与千古英雄人物交锋是多么的以卵击石,愚昧滑稽。
不切实际不深入时世,不亲身体察战国风采,不谙人性善恶之变,别说身处战国这样的大争之世,即便在哪个时代都将一败涂地。
“利剑穿喉,神仙也没救,此人倒有些骨气。”赵军都尉,亦是颇为感慨。
烈冲恢复了平日的冷峻,只淡淡一言:“厚葬之!碑石纪年,秦王政七年六月十九。”
都尉略有疑惑:“何故纪年秦王?而不赵王?”
烈冲冷冷一眼直盯得都尉发颤,“生为秦王而来,死为秦王而去,名节之士不可辱之!”
言罢,便起身出得刑狱,一步跨上了战马飞驰踏去。
出得平城,便见天空五颗火焰连星闪耀西方,时人阴阳家谓之:荧惑守心!
···
直至次日傍晚时分,烈冲的快马飞驰进了云中郡边军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