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明早有建立护厂队的打算,建围墙得花太多的钱,而白天帮忙干活的那帮小子精力旺盛的不得了,唐浩明刚好提了去街面巡逻的事情,这也不过就是个顺水推舟、两全其美的事情罢了。只是原本打算把姚郢的几把猎枪都收过来,现在做一些棍棒也不错。
三月,连续十几个大晴天终于把冰封已久的大地烘干了,麦苗有巴掌高了,大院门口的泄洪渠水位明显的上升了,唐青也能不用李凤华牵着站的很直了,唐浩明屋里的牡丹花也终于打出花苞来了。
三月,二班长回来了。
二班长是区里的车直接送到福利院的,但是没有待几分钟二班长就整理好身上泛白的军装走在了街上,依旧是憨憨的笑,依旧是定太阳,只是再也不能大吼一声:“到!”
闲得发慌的那帮小媳妇们大着胆子让二班长张开了嘴巴,半截舌头已经消失了,只有参差不齐的伤口和刚长出来增生的肉芽还有嘴巴形成的黑洞,黑洞洞的。
唐浩明将挂在堂屋的红布帘扯了下来,高大姐用这块布帘做了十几个袖章,又用黄线绣上“莲塘乡巡防队”的字样,陈大明的护厂队暨莲塘乡的巡防队正式成立了,总计十二人,三班倒,每班四人,巡逻范围涵盖了莲塘乡大部分的村落,尤其是道路干线。主要职责是治安防治以及关系调解,马光雷给巡逻队员们开了一个动员大会,唯一的遗憾就是当初答应的制服因为人数太多不了了之。
“三八”刚过,唐浩明接到紧急命令,配合上级机关抓捕罪大恶极的杀人逃犯“东北二王”。
“东北二王”本名王宗坊、王宗玮,沈阳人,兄弟二人于大年三十在沈阳军区463医院枪杀四人后逃亡,逃亡路上多次作案总计造成9死9伤。经公安部发文要求湘、赣、鄂、皖、豫等南方各省公安干警、民兵队伍组织大规模的调查、追踪,同时沈阳公安向全国发布悬赏5万元的通缉令,面向全国搜集线索。这可是新中国第一张悬赏通缉令,通缉令编号13。
唐浩明在得到通知后在第一时间要求乡广播站全乡广播两人体貌特征、口音、衣着,并提醒所有人,发现二人后即刻上报派出所,两人持枪,极度危险。
一时间乡里的铁链门热销起来,闲的没事的小媳妇们也忙活起来,三五人一组,也学着巡防队的袖章赶制了属于自己的组织“莲塘妇女联防队”,在各个主要路口加上了拒马,详细盘查。
大部分的老人都经历过战争,对拿枪这件事情到也不是特别的害怕,反而都在讨论“二王”的生平,有的说是胡子出身,有的说是国民党残部,更有甚者大言不惭的说内部消息这两人是小日本子余孽。
唐浩明找来了陈大明:“大明,二王这个事情你也知道了,现在根本就不知道这两个人藏在什么地方,从过年到现在几个月过去了,不但人没抓到,反而又多了几次犯案,这是一场持久战啊。”
陈大明倒是有点烦躁,最近因为二王闹的,晚上加班干活的人都没有了,连守窑的老头都要再加一个人,最主要的是各条主干道都被严防死守,送个货麻烦的很:“唐乡长,我想和你商量个事情,不知道你能不能答应。”
唐浩明把本子摊开,钢笔也拧开了盖子:“你说,我记着。”
陈大明赶紧说:“唐乡长,我就是一个想法,你这样我紧张。”
唐浩明瞥了陈大明一眼:“你又不是第一次和我谈话,哪次重要的事情我不是记在本子上,工作笔记,你紧张个屁。”
陈大明擦了一下脑门上的汗,今年比往年似乎热了很多,刚到四月陈大明都有光膀子的心了:“唐乡长,当初建巡防队的时候我就有这个想法,你看,现在外边那么乱,我可是听说了,二王这次的通缉令可是13号,13号啊,这元旦才过去几天,前边就发了12个通缉令啊。”
唐浩明赶紧制止了陈大明:“打住,和平年代哪有你说的那么不堪,早几年就你这话就够枪毙了。”
陈大明无所谓的摇了摇头:“唐乡长,我说的可都是实在话,年前乡里给大院装铁链门是为什么?二班长舌头被剪是谁干的?街上那些天天没事找事的无浪鬼子都是哪里出来的?听说县上还出来了一帮天天拎菜刀的,不说别的,我那些砖是谁偷的?”
唐浩明不悦的看了陈大明一眼:“大明,我把你找来不是听你发牢骚的。你刚才说想法,什么想法。”
陈大明起身把窗户打开,站在窗户边抖弄着身上的毛衣:“唐乡长,当时建巡防队的事我是支持工作的,现在出了这档子事情,我觉得你也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