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周德龙诗集 > 第7章 角度(组诗)

第7章 角度(组诗)

■ 有爱才有光

眼底经历着人间四季,

心却一直生养着春的气息。

这是因有一盏灯

一直接壤着黎明,

而这个黎明,就是你。

■ 心态

若眼里是凄迷,

阳光下的花花绿绿

都是暗黑的自己。

你所谓的绝境,

是一道来自你心灵的绝壁。

■ 分辨自己

我欲言又止,不是难以启齿,

而是道理要说给哪个你?

一个从梦境里来,

一个从明镜处走开。

■ 当局者迷

你置于青山,眼见月明,

是山高,还是月远?

身在局中,识得给别人的暖,

却不曾识得给别人的冷。

■ 缘起缘灭

落叶之所以摇落,

不是风的错,

而是季节。

即便你离去,

爱依然没有沉默。

只是,我们少了一个结果,

多了一个结局。

原载于《雨露风》2022年第11期

编外语:

成熟的人面对任何事总是波澜不惊,在选择的角度上又总能逆转乾坤。历来饱有的乐态彰显着沉着的气质,藏修之间又兼洞悉人间百态。在人生的舞台上导演着、演绎着道道棋局。

诗歌是测量灵魂的丈尺,深或浅,对于每一个灵魂都不一样。好的诗歌,除了精炼的文字,还有共振的音符。所以,诗千面万相,一个人看一个样。就例如一个美丽的女郎,每一个人的垂涎方式都不一样,还有爱人眼里出西施的层面。你说“她”是好诗,别人可能说是垃圾,好诗的界限不能完全从艺术角度来看,更多的是“她”所抒发的观点、情感。而且还存在“第二眼”好诗,可能初看一般,再看惊艳。当然了,欣赏作品也得看读者的心情处于什么状态,好或坏,这也在心理层面。诗歌的水很深,也很浅,深的是灵魂,浅的是肉眼。

这首《角度(组诗)》,从另一个层面看是一首哲理诗。是间接性的引导。譬如,诗中说:“眼里经历着四季,心却一直生养着春的气息”,意思是不管人间冷暖,心里都有个春天,这是一种向阳而生的心态。“你所谓的绝境,是一道来自你心灵的绝壁”,是为一种劝解,同时又暗喻:心若向阳,无畏花开。“一个从梦境里来,一个从明镜处走开”,这因为人常常把幻想与现实分不清,所以要学会分辨自己。“身在局中,识得给别人的暖,却不曾识得给别人的冷”,意思是:你觉得对别人好,而他却不这么认为,眼前你给的好正是他排斥的,因为大多时候人会自迷局中而不能自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当局者迷”,而所有的迷都是欲望使然。所以,我们要对别人好,也要掌握一个度,也要换位思考,不能偏执性的对他好,否则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落叶之所以摇落,不是风的错”,暗指任何事都有它的自然规律与法则,不是某个人可以决定的。“只是,我们少了一个结果,多了一个结局”,这里的“结果”代表的是圆满的,而“结局”就代表了不尽人意,是遗憾的,残缺的。

诗歌的属性,就像《尚书·舜典》云的一样:“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大多诗歌都是借物言志,借景抒情。合辙押韵,呈现韵律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