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对身体有害,或者身体受伤,就会感到痛苦,而对健康有益,保护身体的,就会开心。同时,大脑会根据经验对这种情绪进行放大或减轻。如果是对于痛苦的放大,如果大到一定程度,大脑因素占到了大部分的判断,以至于感知集合并没有完全匹配,只是部分的匹配,就造成了阈值的突破,这就会是一种恐惧,恐惧是对痛苦的放大,是对自己的保护。”
琳琳:“你让我想想。先定义痛苦的各种感知集合,同一个感官可能属于多个集合,每个感官定义不同的阈值,用以激发某种感知的存在。这是常规的做法,如果需要改进,一是同一感官在不同的感知集合中,需要定义不同的阈值;其次,由于感知在感知集合中的参与度不同,需要带上感知量,并在每个集合中对每个感知量加以权重。”
王行易:“带上感知量是更好的方法,给判断提供更多的参考。然而如果你代入了感知量后,阈值就没有必要了,加权后的量代替了阈值。”
琳琳:“是这样的。然后加入大脑因素,大脑对感知集合的突破进行反馈计算,然后呢?计算结果怎么处理?”
王行易:“底层服务对于感知的处理是定义死的,尤其是对于伤害类,必须尽快进行修补或填充。在此之上,可能有两样东西需要添加,一个是预知机制,这个用现存的博弈算法就行,为了速度也可以建立参数模型,慢慢根据经验修整。另一个是感情机制,这是至关重要的,感情机制大多数依赖于大脑,但感知却是基础。”
琳琳:“一步步来吧,我调一组傀儡试试。哦,对了,好像新元的能量有点问题了,好在我们的算力占用得并不多。”
王行易:“注意别让傀儡失控,安全第一。新元能量继续跟踪吧,这才14年,发展再快,再混个十来年总归可以的。”
琳琳:“只是觉得能量有泄露,不知去了哪里。比如,有人和我们一样?”
王行易:“有吗?有谁能比你我强?”
琳琳:“应该没有,但的确有泄露。”
王行易:“再观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