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艰难岁月 > 第46章 素平丧父

第46章 素平丧父

海城当时暂住证查得很严,并且很难办,天天晚上到处抓没有暂住证的外地人,抓到没有暂住证的外地人,关押到拘留所,限定时日交罚款取人,如果没人交钱取人,海城有关部门把这批人取名为“盲流人员”,就用火车运出海城赶下火车完事,素珍就被抓到过一次,送出海城百多公里被扔在外地,吴华才去接回海城。素平到了海城,每天躲在出租房里,门不敢出哪里去找工作,就从海城回来了。素平讲完这次去海城经过,在被窝里紧紧抱住苦娃,喃喃的说:“还是家里好!安安稳稳过舒服日子,不整天提心吊胆,怕这怕那的。”苦娃搂着素平,亲吻着素平额头说:“这么多年没出门打工挣钱日子照样过,还是一家人都在家里好,互不牵挂,日子过得苦点累点穷点也值得。”夫妻久别胜新婚,苦娃素平亲热一番后,相拥而眠,呼呼而睡。

第二年苦娃三哥耀双的儿子考上了大学,三哥三嫂为了供儿子念书,全家都搬到县城南门市场开了个汤圆铺,生意很红火,很多饭店老板到南门市场购肉买菜,就到耀双汤圆铺吃汤圆,日长月久都成了熟人朋友,一饭店老板要耀双给介绍一位推合渣的工人,包吃包住八块钱一天,耀双就把素平介绍去了,素平在家天天干农活,到饭店推合渣那可是小莱碟,觉得十分轻松,农村妇女在家忙这忙那习惯了闲不住,素平每天推完合渣干完本职工作,就帮饭店干这干那,深受同事和老板的称赞好平,素平大约干了三个月,到了春耕农忙播种季节,苦娃酿酒忙不过来,苦娃就把素平喊回来了,饭店老板托耀双在本组找了人,去接替素平的工作,老板都不乐意,都不如素平老实勤快。饭店老板每天早上,到耀双那里去吃汤圆,都问耀双:“你弟媳闲下来没有?能不能再回我那里干活,像你弟媳那样的工人太难找了,她要是有空再到我那里干的话,我宁愿每天再给她加两元工资。”这是素平进县城打工,算来月工资二十四元,只不过是饭店管吃住。在当时农村来说,比在家干农活种庄稼还划算点,由于苦娃素平家实在太忙,素平也只好放弃回家帮苦娃。

2002年农历9月,秋收基本宣告结束,苦娃素平又陷入两难选择之境,一是在家酿酒养猪,二是出门务工挣钱,在家酿酒养猪以步入困境,玉米上涨酒价涨不起来,除了春节旺季销量好点,春节一过外出务工人员一走,一切日常生活用品滞销,白酒销量更不用说,酿酒税收高查得严,不但赚不了钱,有时酿酒产量低一点,连酒糟就赚不了喂猪,大小猪价格售卖价格便宜得可怜。苦娃素平几经商量,苦娃决心放手一搏,外出务工一试,说心里话,苦娃最终选择外出务工,一是在家生意难做所迫,二是苦娃也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苦娃外出务工目的地有三个方向,一是广东东莞塘厦,那里有大哥耀文的女儿晓晓,女婿周军和本组年青人在那里务工。二是到海城投奔素珍两姊妹,三是到海南,到海南务工的有耀坤兄弟姐妹,邻村到海南务工的较多,但到海南务工大部分不是进厂,都是进果园种蔬菜,跟在家乡一样干农活。苦娃到这三个地方,无论找工作如何,但吃住都有落脚之地来去方便。

苦娃思来想去,决定先往广东东莞塘厦一试,到广东务工工厂多,好找工作,那里的厂全是包吃包住,进厂还不用办暂住证,难得的机遇是,晓晓婆家堂弟夫妻俩回家探亲,正好要回广东东莞塘厦,苦娃这是人生第一次出远门,结伴同行更是求之不得。晓晓婆家堂弟周高没住在乡下老家,父母都在县城安家做生意,约定苦娃县城见面。

苦娃背着简单行李,踏上了外出务工的征程。出发这一天真可说是,秋高气爽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也正是南坪赶集的日子,苦娃素平一家人吃过早饭,儿女都上学去了,素平和许家哥嫂都要去南坪赶集,也算是去为苦娃送行一举两得,苦娃路过张家湾素平娘家,去向素平娘辞行,恰巧素平娘不在家,门已上锁,正好在院里遇到苦娃素平的大媒人,王贵夫妻俩个,苦娃问道:“舅舅!舅娘!你们知不知道妈去哪里了哟?”王贵笑呵呵的说:“你妈可能在坡上干活还没回家烧早饭吃哟!耀全你赶集去这么早啊!”苦娃摇摇头说:“素平和许家哥嫂是去赶集,在对门大路上等我,我是要到广东去打工,顺道来看看妈说一声,舅舅!舅娘!你们和妈住一个院子,我出门打工去了,我妈一个人在家,你们随时帮忙照看一下哦!”全院人听说苦娃要出门打工,没有一个人会相信,家里酿酒生意做得好好的,母猪肥猪,猪仔那么多,怎么能说走就走,都异口同声道:“你娃儿不知是怎么想的,估计你不出十天就要往家跑!”苦娃当时选择出门务工,确实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