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上一轮严苛的考察,众人都没了起初的惬意心情,莺歌笑语都被肃穆沉寂所替代,每个人面对着即将到来的胜负抉择,都难免心中惴惴。
紫菀等人立在一扇巨大的彩凤戏珠杉木屏风后,等待着各自的宣召。不过半晌,自屏风后转出一人,穿着莲青双绣缎裙,云鬓高簪,雍容和华。
竟然是婵玉公主!
紫菀惊讶之余还未开口,身侧四名女子已然乖顺跪了下去,齐声道:“见过长公主。”
婵玉笑容温和的点一点头,让她们起身,接着又对紫菀道:“十九号,跟我过来。”
紫菀一头雾水的跟着婵玉往舱门处走去,刚到甲板,婵玉就秀眉一蹙,方才的笑容已然凝滞,望着紫菀肃声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紫菀支吾着不知该如何作答,婵玉依然反应过来,问道:“是四弟让你来的?”
紫菀点一点头,正想解释,婵玉却急切道:“这样,你先下船,我会命人送你到我的公主府...”
“公主,怎么了?”
“今晚的‘腊八花宴’和以往的都不同,四弟这简直就是胡闹!”婵玉愤愤地跺一跺脚,又推紫菀道,“具体的等我回公主府再...”
“十九号,慕紫菀——”
监事姑姑传报的声音陡然响起,婵玉面色一变,神情由焦虑变为灰败,只好握住紫菀胳膊道:“看来,竟是逃不掉了...也罢,你记得见机行事,我会从旁协助你。”
说罢,婵玉转身,依然换回了之前温和的面容,示意紫菀跟着她往舱内大厅走去。
转过屏风,便见之前的四名女子都跪伏在地,紫菀有些疑虑地抬头望去,便见有两人正端坐于大厅中央,虽然都只着素衣,却隐隐有着贵不可言的气势。
待紫菀看清那两人的面容,身子一震,随即跪了下去,恭敬道:“民女慕紫菀见过国主、国后。”
是了,那高椅上的二人,女子气度雍和,男子眉宇温润却不失威严,二人的面容,都与婵玉、临王极其相像!
这最后一轮比试的主考官竟然是夏迩的国主、国后!
这难道就是婵玉方才所说,与以往的不同之处么?
紫菀仍在这里百思不得其解,却突然听得一把清和的声音:“你说你是慕紫菀,就是婵玉和念曦从南奚带回来的那个姑娘么?”
“母后,她就是我跟您说过很多次的那个慕紫菀。”
一把清越的声音响起,临王穿着雪青色云字纹长袍,自大厅一侧的楠木扶梯旁走过来,四周烛台上跃动的烛火照得他轮廓俊秀,身姿挺拔如玉树,他翩翩然往大厅中央走去,偶一转眸望向紫菀,狭长的凤眼中都噙满了笑意。
这...这是怎么回事?
紫菀又疑虑又惊诧,望着欢聚一堂的夏迩皇室惊得说不出话来。
难道这不是“腊八花宴”,而是皇家宴会?
这时,端庄温婉的夏迩国后又望着紫菀露出一个轻柔的笑容,问道:“我方才听谢夫子说,你诗才不错,心思很是别致?”
紫菀怔了一瞬,正想摇头,国后却好似并不在意她的回答,紧接着道:“恰巧,杜尚书家的千金也擅诗文,不若便叫她来与你一试高下罢。”
国后伸出一双保养极好的素手朝着紫菀身后一挥,一个樱草色纤纤身影步上前来,施施然道:“廷萱才学浅陋,承蒙娘娘不弃,如今便献丑了。”
说罢转过身来,星眸桃腮,灵气逼人,正是刚刚还跟紫菀抱怨自己诗艺平平的女子,她对着紫菀盈盈一笑,没了方才的俏皮动人,更多了几分大气傲然,“只不过,总比诗文也是无趣,咱们不妨来对楹联罢。”
紫菀并未答话,只是用半是无奈半是胁迫的眼神看向斜倚着身子的临王,而这位惹出种种事端的祸首,却并未察觉出紫菀眼光中的异样,不仅对紫菀眯着眼笑,还抛来一个鼓励的眼神。
祸福难料,也终究逃不过。
紫菀在心中哀叹,又示意杜廷萱先出上联。
“既是‘腊八花宴’,咱们就从花开始罢,”杜廷萱低垂臻首,俄而抬头嫣然一笑,“有了,慕姑娘,我的上联是‘栀放同心结’。”
栀香轻袅,花开双盏,一结同心。
紫菀沉吟一声,接道:“莲开并蒂花。”
“对的不错,”杜廷萱赞赏道,“那么下一联便由慕姑娘出罢。”
紫菀谦和一笑,点点头开始思忖,半晌道:“春江桃叶莺啼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