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我要当盛唐皇帝 > 第0046章 战争阴云笼罩

第0046章 战争阴云笼罩

案,京兆府方面则不太乐观,其原因不光是不能越级上诉。”刘录事接过诉状本,直言道,“京师四方则,王化之本根,京兆府每一次受理的案件都有可能被遴选出来当成判例通行天下,所以不能轻率,需要有诸多方面的综合考量。你们控诉的这些土地兼并问题堪称国朝目前最普遍的现象,滋养了很多以土地为核心利益的圈子,牵一发而动全身,肯定会遇到诸多土地利益圈子的强烈阻抗,去年京兆府给骊山百姓下发征地补偿款就受到过数不清的非议。目前京兆府主官空缺,能否立案审理韦府,主要得看政事堂批示的处置态度。”

刘晏颇显无奈,现在任何一件新的举措都会遭遇既得利益藩篱,寸步难行。譬如他刚入仕那年就力主施行常平法,平抑灾年粮价,避免谷贱伤农、水旱民散。可多少年过去了,官场上依旧几乎没人支持他。因为这样一搞,百姓的日子倒是好过一些了,可那些官宦豪强就难以兼并土地了。

骊山百姓所控诉的韦府和崔家并不单纯,其身后是京兆韦氏,强大阻力可想而知。

李琅点头表示理解,贵戚豪族满地走的帝都脚下,豪族与贪官勾结在一起,形成牢不可破的既得利益圈子,随便动哪一个都能引起整个圈子势力的围堵。

“你们无需过于失望。”骊山百姓借着内侍省辨瑞使前来骊山查实道家祥瑞之机聚众控诉,必定寄托了很大的期待,如果这样都看不到任何惩办韦府的可能,百姓该有多么失望,刘晏安慰道,“今日骊山万人聚集,事情闹得很大,必定引发汹汹舆情,京师震动,朝廷理应会作出一定的处置姿态。”

“但愿吧。”李琅苦笑。百姓聚集是一把双刃剑,要么倒逼朝廷处置韦府,要么引来朝廷戒备。

随着辨瑞使回京,聚集的骊山百姓陆续散去,驿道重新畅通,一切归于平静。但三岔口数里外汤泉宫里本来已经放下心来的金吾卫左执戟皇甫攸却又担心起来。

皇甫攸的几案上摆着一张骊山百姓散发下去的统计清单,消息已经彻底明朗了,骊山百姓聚集的真正原因不是迎接辨瑞使查实道家祥瑞,而是聚众控诉骊山韦府。

如果骊山百姓惩办韦府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失望透顶后迸发出来的怨念该有多重……当大多数百姓感到受够了不想再受的时候,往往就会迎来一个转折,万一发生民变怎么办。

皇帝不驾临骊山之时,汤泉宫常驻金吾卫军士只有五十人,不足以防备宫墙内的四门三区,以及宫墙外的芙蓉园、看花台等皇家园林,尤其是桃花林太真观。

骊山民情如此动荡不安,局势不可测,应该早作应对。皇甫攸当即决定派人报请朝廷一面调千牛卫赶赴骊山护送太真仙子离开,一面增派兵力驻防汤泉宫,防患于未然。

“驾……驾……”

汤泉宫外通往两京驿道的驰道上,常驻汤泉宫金吾卫长上,皇甫攸的亲弟皇甫冀携带塘报飞马报送京师金吾卫衙门。

远远地,皇甫冀看到驰道上有几条黑线,一开始他没在意,驰近发现是几根粗大的草绳丢在路上。等他意识到这有可能是绊马索时。草绳已经陡然被人从驰道两端拉起绷直。疾驰的战马突失前蹄,皇甫冀连马带人一起摔倒在地,七荤八素,韦风和几名少年迅速从驰道两边窜出,将皇甫冀捆绑起来。

翌日,骊山百姓尚未看到西面的京师有处置韦府的动静,东面的华州却已传来令人震惊异常的消息:

常驻华州的唐军骑兵连夜接到兵部加急军令,命华州的6000驻军分出6个团1200骑,沿两京驿道西驰骊山。华州驻军的主将是三年前辞世的国朝名将崔希逸的长子宁远将军崔翰,崔翰接令后称病不出,军队暂且推迟开拔。

有内幕消息称,兵部将解除不愿领兵前往骊山的崔翰主将之职,把副将崔乾佑扶正,改由崔乾佑领军兵临骊山。

战争的阴云瞬间笼罩了骊山近两万百姓和新丰十几万百姓的心头。

李琅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感觉就是想骂娘,聚众会引起朝廷戒备的担忧成真了。这边还没有真正起事的迹象,那边镇压的唐骑就先到了,丫的也来得太快了一点,京畿地区真特么难混。

崔乾佑是那么好对付的吗,别人也许不了解崔乾佑,但李琅还能不知道这员悍将么……十五年后,崔乾佑将率军攻取洛阳,大败唐军名将封常清。随即挥军潼关,以少胜多,把唐军名将哥舒翰领率的二十万唐军打得灰飞烟灭。接着领军攻取河东诸郡,连战连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