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梦与故乡 > 第6章 过小年

第6章 过小年

熏干了腊肉,艳艳掰着手指头数到腊月二十八。

过腊八,过小年,过完小年过大年,过新年,好团圆,吃汤圆,穿新衣,戴新帽,拜长辈,有红包,小朋友啊乐哈哈…

小叔十八岁,肩挑一对装满清水桶的木桶,他脚步轻快,嘴里不忘教艳艳学顺口溜。

艳艳和小黑蹦蹦跳跳跟在他的身后,一字不落的学着,清脆的嗓音就像一只百灵鸟,每念一句,她眼睛都更加明亮。

小叔长得很好看,唯一的遗憾就是他的上唇皮裂开了,俗称“兔唇”。

小叔是三爷爷的儿子,在县城上职高,过年放假才回家。

虽然他是兔唇,但艳艳觉得小叔讲话比所有人都好听,字正腔圆,小叔告诉艳艳:“我讲的这叫普通话,你爷爷和爸妈说的叫方言!”

艳艳仰着脖子,眼睛里亮晶晶的,说:“我也要学普通话!”

小叔将担子歇在路边的平地上,用石头将水桶垫平,揉揉她额前几缕稀疏的‘呆毛’,告诉她:“等你上学了,你的老师会教你。”

艳艳从路旁的干树丛里扳断一根枯木枝,为小叔打掉路边枯草上的露水,免得打湿他的裤管。又在菜园中寻了两片菜叶放在小叔水桶里。

木桶盛满清水,随着小叔一步一步向前走,弯弯的扁担一闪一闪,水桶里的水也会一浪一浪。在水面浮一片菜叶,那水就和菜叶一起晃浪,不会洒出桶外。

这个办法还是三爷爷教给艳艳的。

挑水的水井在艳艳家下坡,说是水井,其实就是在大石缝下挖出的一口水塘。

水井的水源是大山的矿泉,下大雨时,水井里的水不溢,枯水期也不会干涸,不管你挑多少水,它总能慢慢将水井填满。

三爷爷对小叔说:做人啦,就得像这口井,只能细水长流,才不会干涸。

艳艳不懂,她只知道井水甘甜,又好喝,就是挑水很辛苦。

妈妈每次挑水后都是满头大汗,还捶着腰喊酸。

二十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将水缸装满清亮的井水,将干柴劈好码在厨房。

所有的桌子板凳,厨具农具全部清洗一遍,连屋梁上的灰尘都要打扫干净。

奶奶和婶婶将被套垫单全部洗干净,用绳子挂在门前的地坝上。

只见人影来回,洗刷刷的声音四处回荡,五彩的被套在飘扬,艳艳一会儿去给妈妈拿洗衣粉,一会儿又去给三奶奶牵被套角,忙得乐不可支。

小黑躲进飘荡的被套后,探出黑乎乎的小脑袋和艳艳捉迷藏。

大人们一边忙乎,一边口头喧趣,全是关于年货质量和价格的事。

年货是前几天妈妈和婶婶一起下街买的,有白白的粉条,裹着盐晶的海带,黄脆的豆皮,圆圆的莲白,香烛纸钱,米面调料…

应有尽有,装满了整整一背篓!

三爷爷进磨坊,将许久不用的石磨清洗干净,提上一桶前两天泡发好的糯米和黄豆。

石磨需要人力来推,把柄上连接一个拖拉机扶手一样的T字型弯木柄,人站的这一端,用绳子将木柄吊在房梁上,另一端斗进石磨柄上,人只需要远远推动木柄,石磨便转动起来。

三爷爷弓着腰,一推一搡间,石磨便像睡醒的陀螺,缓缓转动起来。

艳艳早已经学会往磨眼中添米,一勺下去,三分之二的泡米,三分之一的水,在磨勾子转过的一瞬间将勺子里的米水倒进磨眼。

添米的动作必须要快,准,稳,不然磨子转一圈回来,手上添米的勺子就会碰上磨勾子,米会撞撒掉,胳膊也会受伤。

在石磨呼呼声转动下,磨槽里便流出白花花的米浆。

磨完大米再磨黄豆,那石磨会不断旋转一下午,直到将四家人泡好的大米和黄豆全部磨完。

磨好的米浆,妈妈会用一只白布口袋将米浆装起来,用长长的绳子挂在堂屋的房梁下,袋子下用木盆接住水。

黄豆浆被倒入大铁锅,妈妈让艳艳在灶膛里烧上旺火,直到豆汁煮在锅里沸腾,再将豆浆舀进十字架的白布摇架里。

只见妈妈熟练摇起摇架,豆浆水在摇架布兜里熟稔翻滚,然后沥出豆渣。

摇架下的木缸里,余下雪白的豆浆,妈妈往里加了一些卤水,用竹竿搅一搅,只见雪白冒泡的豆浆立马凝结成霜晶一样的块。

艳艳早已端着瓷碗等在旁边,妈妈给她舀了满满一碗,撒上白糖。一碗豆香四溢,鲜嫩多汁的豆腐脑让她怎么也吃不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