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晚唐:归义天下 > 011 卜问吉凶,联络义士

011 卜问吉凶,联络义士

“拒绝得好,拒绝得好呀!”

张文彻抚掌大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使君此举,尽消李氏疑心,如此,又能隐忍数年,待羽翼丰满,即可扫除奸邪,光复祖业。”

他实在没有想到,年少的归义军节度使居然能够拒绝李张氏的试探。

然而张承奉又一次出乎了张文彻的预料,他对于张文彻的想法并不认同。

“此前朝廷派遣使者来到敦煌,为我册封官职,我听闻李弘愿在此期间,刻意讨好使者,贿以重金。

厚礼相赠,必有所求,幸得先生暗中知会,使我知道李弘愿正在谋求节度使之位。

我担心长安的圣人被使者蒙蔽,不明真相,赐节于李氏。

倘若放任不管,李氏既掌大义,学生恐有性命之虞。

常言道: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

如今李氏掌握实权,敌强我弱,若使其占得先机,岂不是坐以待毙!”

张文彻脸色大变,再也没有了方才的愉悦,他心情沉重的劝说道:

“敦煌张氏根基深厚,使君先祖开创基业,广得人心,李氏又怎敢轻易谋害使君

急则生乱,乱则生变,变者失控。

使君不可轻举妄动,徐徐图之,才是上策!”

张承奉对于张文彻的观点早有心理准备,这位老人虽说忠心耿耿,但对待事情的看法,往往太过悲观。

五成把握他不做,七成把握他踌躇,非得要十成把握,才敢行动。

但权力的斗争,又哪有十成把握的说法。

张承奉不为所动,他正色道:

“来生的事情归来生,这一世,性命有且只有一次,一旦遭人毒手,悔之晚矣。

学生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李氏投鼠忌器,我不愿继续做被人操控的棋子,唯有放手一搏。

先生若不愿相助,学生不敢强求,只希望先生能看在学生先祖的情分上,守口如瓶。”

说罢,张承奉行以弟子礼,随即转身,正要离去,却听张文彻喊道:

“且慢!”

张承奉回身拱手道:

“先生还有何事?”

张文彻面色凝重道:

“使君当真心意已决,不容更改?”

张承奉慷慨激昂道:

“学生宁为高贵乡公(曹髦)死,不为常道乡公(曹奂)生!”

曹魏天子曹髦不甘于做傀儡,举兵反抗,最终被司马氏所杀。

末代皇帝曹奂配合司马氏禅让皇位,得以保有富贵。

当然,这些都是老黄历了,曹魏那时候,弑君是要被钉在耻辱柱上,但等到刘裕掌权之后,皇帝也就成了消耗品,哪怕禅让了皇位,也保不住性命。

张文彻并没有为张承奉的慷慨激昂而动容,他摇头道:

“晦气!”

张承奉所引用的,正是北魏孝庄帝元子攸的原句。

元子攸虽然成功诛杀权臣尔朱荣,却死于尔朱氏众人的反扑。

张承奉不以为意,他正色道:

“学生正是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要与李氏抗争到底!”

张文彻沉默不语,片刻后,他问道:

“使君向李氏求亲,可是要在新婚之夜,诛杀权奸?”

张承奉的脑海中不由浮现了李玉迎身穿嫁衣的模样,但他很快还是坚定了决心,毕竟事关生死,坐到了节度使的位子,有进无退,身后就是万丈深渊。

“诚如先生所言,玉迎是李家嫡女,自小深受宠爱,学生与她的婚礼,李家之人必然出席,这正是天赐良机。”

张文彻闻言,不住地颔首。

但他这些年来,习惯了谨小慎微,自然不会轻易答应。

“且容我占卜问卦,预测吉凶。”

说罢,张文彻起身找到自己平日里用来卜卦的龟壳,张承奉坐了下来,屏息以待。

只见张文彻将龟壳置入火中,当龟壳出现裂纹,他从火中取出,还未看清卦象,龟壳就被张承奉用蒲团盖住。

不等张文彻疑惑,张承奉问道:

“问天不如问心,方才龟壳开裂之时,先生所期盼的,究竟是吉卦,还是凶卦?”

张文彻稍作沉吟,回答道:

“吉卦。”

张承奉轻笑道:

“先生内心已经有了倾向,又何必再去问卦。

事已至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