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山楼 > 第001章 镇北疆丰城李家

第001章 镇北疆丰城李家

丰城县是个小县城,县城虽临着海,但除了饥荒的时候得些鱼获,从没得过半点鱼盐的利处。

即便是在新朝的版图上,都很难找到这么个不起眼的地方。

然而不起眼有不起眼的好处,丰城县里的税务官,是从来收不足税金的,老王也从来没想过能收得齐这些税。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犯不着为了没人追究的两个钱,让街坊们脸上过不去。

至于上缴的税钱是不是足数,至今上峰没人能想起来,新朝还有这么个地方。至于什么时候能想得起来,怕是得等哪个小官儿得罪了人,被发配过来,然后就又会被遗忘在这里。

老崔就是这么被人忘在这里的那个。

当然,这小县城里也不都是苦命人,一个县城几万户,总有几个家里过得去的人家,老李家就是其中最豪阔的那个。

城北的李家,是豪商,也是地主。城北李家的意思就是,城门往北一直到海边,全姓李。说到李家的地,还有个故事在里边。

说这一天,李家的老太爷,吃罢了早饭,在院子里晒太阳,门口来了个要饭的。

这要饭也有技巧,首先,你得看人家,这户人家心善,无论贫富,这饭要到门口上,无论好吃歹吃,总能得着一口吃的;这第二,你得会看门楣,高门大户里,下人们的剩饭,也总能比老百姓家的多些油腥。

这年头,要说老百姓谁家吃的最好?当然是屠户家里。穷商户都见过,唯独没见过穷屠户,无他,屠户家里总会多些肉腥油水。

这李家,就是个家里下人吃饭都比屠户家里有油水的大户人家。

李家可不只是个大户,李家这位老太爷,更是县里远近闻名的大善人。

这个要饭的,算是要对了人家,可却偏偏没有要对地方。门子见了这叫花子,自然不能放他进去,只能将他拦下,“这位好汉,您来错了。”

这叫花子大怒,“哎呀”一声倚在李家大宅的门前石阶上,“我听闻李家这位老爷子乃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修桥铺路,施粥无数,为何到了我这便是错了地方。”眼见就是一副,没有饭食决不走罢休样子。

门子不恼,也不去扶他,只是笑道:“好汉,您没说错,李家的爷们,各个都是菩萨心肠的善人,只是李家施粥,在县城的北城门,您现在往南走,晌午时分到那,晚不了,正好是放粥的时辰。”

这叫花子也是犟,非要在这要一口饭吃。门子无奈,李家大开四门,迎八方来客,门子是头一个迎人的脸面,自然也是个能讲清楚道理的。

“好汉,这宅子里,有洒扫的,洗刷的,缝补的,采买的,管饭的,管钱的,看家护院的,伺候主子的,还有我这样看门的,加上李家的老老少少,几百上千人,各有各的活计。

“我是个门子,只管看住李家的门户,你若是江湖上的好汉,有话要跟李家的爷们儿说,我须得向后宅里传进话去,由爷们款待你。你又不是,我总不能给爷们传进话去要一碗饭,平白的让人笑话我老黄。

“你若不走,我只能叫护院的来哄你走,但绝不能从后厨里拿出一碗哪怕是剩饭来,这不是给不给的事,家里老爷子讲了,这叫规矩。”

门子认李家的规矩,叫花子不认,偏偏不走,还叫嚷起来。叫花子都会个莲花落,话里话外的埋怨起来,难免有几句不中听。

门子也恼了,“好言相劝你不听,我看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扭头就叫人去喊宅子里的护卫。

这边正拦着,护卫没到,老太爷的话到了。

在这大宅子里,闲话跑的比风还快,这边话还没传进去,老太爷早知晓了个七七八八。老爷子的原话是,“给他,他吃我李家的饭,粪都跑不出我李家的田,就从家里喂狗的账上出。”一句话,见了李家的霸道豪横。

人都说,这说出来的话就像是泼出去的水,李家老太爷的这句话,可就成了吹出去的风,很快,丰城县的男女老少就都知道了这件事,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没人在乎这口饭是不是从狗嘴里扒拉出来的,李家的狗,可比这乱世的人金贵的多。满县城的打听去,要说李家想买条狗,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抢破了头,都想争一份儿。

李老太爷也不在意,年纪大了,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这件事也就过去了。但李家的地多到一顿饭都跑不出去的话,却让丰城县的人们传了一辈又一辈。只是到了李书办这一辈,李书办的用度依然,别的李家人却见得不多了。

“老崔,晚上李书办做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