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下,顿时可见之前诛杀的那几个虚影,不过是杂鱼三两只。
每从鳞皮之上吸出一缕煞气,祭炼在地煞刀中,都让其有极大的提升。
而煞气的来源,便是十二柄地煞刀合成的阴火阵法。
在这黑狱监牢的深处,似乎煞气极为丰富灵动,此处摆阵,要比在外面强出百倍不止。
以此,方能如抽丝剥茧般抽得一缕缕煞气,缠裹刀身之上。
虽然时间是混乱的,但李长安还是感觉到了深深的疲惫。祭炼剑丸本就不是他这个境界该做的事。
其他水火交炼境界的术道修士,都是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藏起来,上不观天,下不观地,谨守本身,生怕意识一不小心跑出去,引来虚空之中的窥视。
李长安却一副混不吝的样子,乱战不休,惹下许多因果。就连李成梁也看不过去,将他关在黑狱监牢之中,打磨他的性子。
炼煞入体,再铸洪炉,那是水火交炼之后,阴神境界才开始做的事,一直到能以一己之力化生小世界的天罡境界之前,术道修士们一直都在祭炼煞气。
是以李长安此时祭炼的艰难,实在是他跨的步子太大,非要以观天境修为习练杀伐大术,自然困难无比。
李长安睁开眼睛,只觉身心疲惫,头疼欲裂。再看牢房之内,知秋已经醒来了,见他看过去,便端了一只木碗过来。
接过木碗,其中是半碗滢白如玉的琼浆。
“我不饿。”
肉身修行到了这个阶段,自然可以不吃不喝,饮风食气。李长安不知知秋这碗东西是哪里来的,但在这个地方,必定极为珍贵。
知秋躲闪着李长安的目光,脸上火辣辣的一片晕红,“这不是给少爷充饥的,这是给少爷恢复精神的。”
见李长安还在犹豫,便又劝道,“少爷身体本就大亏,还没修养补充,就被关在这里,可千万要小心些,不要因此伤了根基,误了坦荡前途。”
李长安默默点头,小口喝着那半碗汁液。其味道清香扑鼻,又有一股淡淡的香甜气味,一口下肚,便觉浑身舒爽,乏意尽去。
喝了两口,似乎想起了什么,从怀里摸出一个小瓷瓶,递过去,“这些东西,我留着无用,对你应当有些好处。”
掀开瓶塞,一股灵性气机逸散出来,知秋脸上闪过一抹惊喜,赶紧把瓶塞重新封上。脸上挂着欣喜笑容,脸上晕红更甚,“妾身谢过少爷。”
李长安行动仍然受限,摆了摆手,便不再做声。将木碗递还给知秋,便再度入定,祭炼他初见雏形的十二把地煞刀。
此时的地煞刀,已不见飞刀形状,反而是,圆坨坨一个,比之原来,甚至更小一圈。
地火炼阵之中,十二柄地煞刀凭空而立,旋转如纺锤,将丝丝缕缕的煞气阴结煞气缠裹凝练其上。
而那张孽龙鳞皮,仍不见多少变化。
在祭炼地煞刀的同时,李长安也试着导引一缕煞气入体。只此一缕,便如石入清池,瞬间便要沉入炉底。
李长安见状大惊,若是任由它落下,即便不能砸破炉鼎,也必然受损。随即深吸一口气,炉火稍盛,蒸起大片精元雾气,缓缓托起,缓住煞气下降之势。
这一股煞气,落又落不得托也托不起,只能在炉鼎之中浮浮沉沉。李长安此时有意将其吐出,却也无能为力。
只能小心的控制着炉火,任由这煞气飘荡在其中。
再睁眼时,知秋似乎也在修行,其内灵性更甚。想必是炼化些业力金丹,得了好处。
她本是天地灵株,又得了李成梁的点化,自有化死为生,扭转乾坤的能力。
其身边,更有一碗玉液琼浆,李长安不再扭捏,小口吞咽而下,其中滋味,更胜琼浆玉液。
就在李长安不注意的时候,知秋脸上再泛红晕,一朵姣颜,更是水润无暇。
如此往复,不知春秋长短,只知李长安豁然睁眼,饮下第四十九碗玉液琼浆,李长安只觉炉鼎之内,一股气息贯穿上下,于小周天内盘旋周行,其中,更有道道煞气,在意识导引下贯穿周身气脉。
一声长啸震荡牢房内外,尽舒胸中畅快。
知秋闻声睁眼,却见李长安一脸歉意的看过来,“气脉贯通,有些收束不住。”
“少爷已入门径,很快就能看见雪山重楼,彼时,则大道可期。”知秋收了调息功夫,盈盈袅袅的走过来,见阵中鳞皮仍在,问道,“少爷,这些东西?”
“无碍。”李长安摆摆手,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