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合院之舌耕 > 第62章 轧钢厂协查

第62章 轧钢厂协查

计划经济时代,国家自有一套强大且适宜的物资管控方法,何况还有一种脱胎于人民战争汪洋大海的举报制度深入人心。

别看只是偏远公社的一个小厂土高炉,但凡被人注意到原料来路有不少是贼赃,捅出去就是天大的篓子,那谁都保不住。

小农具厂的头头敢想敢干还心思活络,就是不懂法。

想着与其偷偷摸摸,不如大张旗鼓,打一开始收赃就给这些原料编了个来路。

正好在几年前,他们农具厂费劲巴拉从轧钢厂进过一小批计划外铁锭,算是有过交易,于是就对外说是跟城里轧钢厂谈好了,能不定期进一批废料。

归为废料,那是因为杂质太高炼不出好钢,人家轧钢厂看不上,他们农具厂头头有路子通了关系,就便宜匀给他们了,也算是支援农村建设。

一来二去,公社里的人都对农具厂里的说法信以为真,甚至因为多了大批新农具而受益的农民和公社干部都对轧钢厂挺有好感,纷纷说这才是农民兄弟的好大哥。

农具厂知情的一小撮人也是沾沾自喜。

可恶的是,为了应付每年县财政局的抽查审计制度,他们居然私自刻了两枚轧钢厂的公章,一枚供销科、一枚保卫科,伪造了轧钢厂出库单入账。

其实正规交易应该是有轧钢厂专用的发票,他们用第二联入账,但伪造发票太难,还会牵扯税务,风险更大。

反正他们厂小,没遵守财务制度做账就推说会计能力低,他们穷乡僻壤的人才不够用。

同时还又拿轧钢厂支援农村建设说事儿,那意思要不是频繁走捐赠更麻烦,这点废料人家大厂都不打算收钱,开什么发票?直接开出库单就拉回来了。

至于农具厂支出的花费,那都是运费人工好不好。

况且人家轧钢厂仁义,咱们也不能就这么心安理得受着吧,多少不得意思意思,又不是一锤子的买卖。

再不济最后还有公社托底,干部们私下也希望能在他们这里沾沾光,只要不是审计出来做假账,账目混乱的问题顶多被领导骂几句瞎胡闹就过去了。

所以这边干警昨晚上到了地方一进行侧面调查,所有人都说贼赃是没影儿的事,原料都是轧钢厂支援的,顶多是采买手续有问题,言之凿凿。

干警们直觉这里面有问题。

窝点人犯中的老大供出赃物大多是托往来的货车直接捎带到这个农具厂的,那么这个厂对接的人肯定有问题,但是人是带不回去的,只能由当地派出所审,他们倒是能把剩下的贼赃起获了弄回去。

但也没想到农具厂不仅收赃还胆敢伪造凭证做假账,只是想着查查这个农具厂到底从轧钢厂进了多少原料,分析分析贼赃大约有多少,怎么混进去的。

当时是礼拜天晚上了,农具厂不上班也找不到负责人。

而且就算上班,警察手续不全也没权利去查企业的账,还有就是他们专业不对口,有手续估计也查不出什么。

出了新情况,干警们打电话回派出所,要求先联系轧钢厂确认给这个农具厂的原料出库数量和次数,于是一大清早赵科长才被叫到办公室。

都是老熟人,负责联系协查的那个江所的得力手下跟赵科长论哥们儿弟兄,直接讲了他们所里的分析,意思就是怀疑贼赃是随着轧钢厂的废料混进农具厂的。

对于警方的电话质询和协查要求,赵科长虽然确定自己不知情却不敢拍胸脯保证没有这回事,这么大的厂子,谁知道哪个领导真给批过废料出库?

至于问他们保卫科有没有废料出厂的记录,那东西上哪儿找去?

他们轧钢厂算是对物资进出管理很严格的,但是几个厂门每天火车货车人力车,各种运输工具进出有多少次都数不清,出厂检查出门条或者加盖保卫科公章的出库单,留的底联儿几个月就能堆成山,这得查到什么时候?

所幸轧钢厂级别高又有人情,派出所给面子没催得太紧,赵科长答应他们等一上班就会联系相关部门加紧自查,并报告厂领导,这才暂时应付过去。

所以刚上班那会儿,宣传科众人在大办公室等魏科长来开例会,魏科长却是一上楼就被叫到三楼会议室开碰头会去了。

会上赵科长介绍了情况,各位领导都很郁闷,这要是真的给贼赃打了掩护,甭管主动被动,都好说不好听啊!

就好比硬说你是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你怕不怕?

尤其又赶上治安整治。

于是杨厂长赶紧安排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