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两次丧子之痛,如花身心都遭受了严重的打击。清风肩负起了全部的家庭重担,白天去村小上课,晚上回家做家务,节假日去地里干农活。他再也不让如花干一点重活,两人靠着清风那二十几元的工资维持生活。
1966年,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了,清风给他取名叫富宇,一是因为清风最初是淳安富山人,二是清风也希望孩子将来不要再受穷。富宇长得白白胖胖的,很可爱。清风如花对儿子疼爱有加,清风也不去砖窑厂烧砖了,怕再经过坟场带回邪气来。如花专心在家带孩子,小心翼翼,精心照顾富宇。如花每天把自己和孩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有了健康活泼可爱的富宇,清风如花日子也过得快乐美满。清风把如花宠得像小公主一样。夏天如花也穿着袜子,脚从不沾地,脸上皮肤白里透红,越发水嫩光滑,整个人看起来俨然是一个城市里的清纯学生,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如花是清风在金华读书时的同学呢。在富宇三岁时,如花又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明宇,明宇小时候聪明伶俐,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然而好景不长。1970年,清风如花响应号召,经过二次移民最终辗转来到了江西。
这移民政策起源于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正式合拢蓄水。随即,淳安和遂安两座千年古城,连同49个乡镇、1377个村庄一同沉入水底,曾经的通衢之地,就此消失在地图上。因淳安、遂安两地在古时候属于古徽州地界,深受“诗书传家久,耕读继世长”的影响,又因为地处皖南、浙西北、赣东北交界之地,开发较早,早在三国时期,东吴名将贺齐就在此筑城,是故淳安和遂安二城颇为壮观。但因为国家的需要,只能服从大局,二城被清澈的新安江水淹没,可谓起于新安江,止于新安江是也。
随着库区水位的不断上升,29万多移民开始了漫漫移民路,起初,水位还未上升到最高值,那些不愿离开的村民选择了往高处的山地搬迁,甚至还有无处安身的移民陆续逃回故乡。后来,随着水位的不断上升,不断逼近最高水位值,移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迁徙。先是在周边县市、再是周边地市,最后远迁到临近的安徽、江西、福建等省。
在淳安和遂安二城淹没后,在庞大的库区形成了一个人工湖,成就了两岸风光旖旎,青山绿水,大大小小的岛屿星罗棋布在湖水上,景色美不胜收。还有一个很具诗意的名字“千岛湖”。
随着到千岛湖旅游、度假的人越来越多,千岛湖水下有2座千年古城的消息也被越来越多人知道。借助于先进的技术和水下拍摄以及专业的潜水团队,神秘的千岛湖水下古城揭开面纱。2011年,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一组水下古城的照片,引爆了各界对水底千年古城的关注与热情。2012年,央视也曾经对千岛湖水下古城探秘进行过直播,再度引起了全国甚至世界的广泛关注。
这也让曾经的千岛湖移民,得以与水下古城重新相逢,沉浸在水下几十年之久的记忆再一次被人们记起。庆幸的是,当时水电站开闸蓄水时,水位是缓慢上升,并不像山洪暴发那样会摧毁房屋。因此从潜水员拍回的影像资料可以发现,水下古城保存完好,就连一些房屋里的家具都原样摆放着。有的房屋甚至还保持着关门的状态,窗棂完整无缺,仿佛小屋仍在静静地等候着外出的主人回家。沧海桑田,千年古城沉睡千岛湖水底;时移世易,新安江移民遍布四面八方。小小的千岛湖,折射的是伟大新中国的波澜壮阔的巨变,恐怕再也找不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到今天变化如此巨大的国度和时代,谁也没有上帝视角,不管曾经先辈们怎样的选择,都已经是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能做的最好的选择。
当年,清风如花是不愿意移民的,他们的生活好不容易安顿下来,生活有了起色,两孩子健康活泼,聪明可爱,一家人幸福美满。清风曾经去找过领导,也去找过他父亲在县委当领导的战友,可是都行不通。迫于无奈,他们开始举家搬迁到偏远的江西农村。搬迁过程颇为艰辛,如花背上背着明宇,手里牵着富宇,清风挑着一担家当,他们穿过漆黑的山洞,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江西。
刚到江西那年,没有房子,清风如花一开始住在当地人的猪圈牛圈里,后来住到了江西老表家里。江西老表即房东对浙江淳安来的移民很热情,经常还会给予一些物质上的帮助。
这房东是开杂货铺的,经常会抓一些糖果之类的零食给如花的两个孩子吃。清风如花对房东也很好,时不时帮房东进货。那时候,农村的杂货铺卖的东西都是要到离家五公里外的集市上去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