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丞怕百姓把事闹大,就跟沈明觉商量,愿意把牲口放牲口棚的,不收钱,保证丢了官府赔。实在不愿意的,就收二文清理费,用这个钱找人清理牲口的粪便。
沈明觉见百姓抵触的太厉害,只得答应。想着慢慢改变百姓的观念,官府建的牲口棚绝对不会丢牲口,就是丢了官府也会赔!等他们认可了官府的威信,也就自愿把牲口寄放了。
真正难的就是建茅厕了,也不知怎么地,沈大人要在全城建几个公共茅厕,以后任何人都不许随地大小便的消息,不过一天就传遍全城。
自然立即就遭到所有百姓非议,大多都是在背后骂新来的县令没脑子,净不干人事!
有些懒汉泼皮,还特地跑到县衙附近小解,衙役出来轰人,他们就哈哈笑道:“县太爷瞧着是个雏,是不是没见过男人小解啊?连这个也要管!”
干这些事的多是本地人,有宗族护着,衙役也不好动真格打人,只把人赶走。幸好他们笑骂的话沈明觉一句也听不懂,衙役自然不敢学给沈明觉听。
可他也能猜到不是什么好话,见茅厕还没见呢,百姓就这么反对,不禁跟佳肴和沈明远感叹:“这新安不光偏僻贫瘠,官府威信低,民风还十分彪悍。为兄这三把火,不好烧啊!”
沈明觉这边不顺,沈佳肴这边做蚊香到是挺顺利的。新安城外四面都是山丘,像艾草、薄荷之类的草药遍地都是,却没多少百姓采摘来卖。
主要是收购药材的药商极少来新安,这里道路崎岖难行,哪怕一文十斤收了艾叶,运到外地去赚的也不够路费钱。荒山荒地又多,导致野草长势旺盛极了。
这天傍晚两个兄长正和县丞们在城里考察,佳肴找了个姓赵的衙役陪她一起驾着大青来城郊采药。
那艾草一簇簇的直接拿镰刀砍,薄荷、驱蚊草也是稍一找就找到挺多,还有做花露水的草药,也都不缺。
和赵衙役一起砍了大半车,拉回城后一番切剁,直接拿石舂捣成草泥。就在她拌木屑黄泥拌的一手泥时,两兄长回来了。
沈明远一脸气愤,沈明觉到是挺平静的。佳肴忙洗手问:“怎么样?公厕还是不能建吗?”
沈明远气道:“大哥,你不是县令吗?这整个新安你最大,你想修个茅厕还这么缩手缩脚的做什么?
你瞧瞧这里的人,个个又脏又懒,天天在家闲坐吹牛,也不说去开垦荒地,出海打渔什么的。对官员没点敬畏之心,你好心把城弄干净点,他们这也不情愿,那也不情愿。
哥你还说要造福一方百姓,这样愚昧的百姓造福他们做什么?别管他们了!”
沈佳肴一巴掌拍他后脑勺上:“听听你说的话,连三岁小儿都不如!
什么叫新安大哥最大,想干啥就干啥啊?这话被别人听去,往上一告,大哥的官也别想做了!
连人家皇帝修个院子,还有御史百般阻挡,一个不好就落个劳民伤财意在纵奢的名声。
大哥一个空降来的县令,一无人脉二无后台,随从就只带了咱俩,就这样你一来就想掌控全县,你以为官这么好当啊?
再说,历来岭南新安这种小县城的县官,都是犯了事流放来的,大哥虽是正常委任,县丞和全县百姓会这么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