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那么轻巧的事情,我们都在青禹村住惯了。”张雨丽都没有多想,就出口说道。
苏晚知道,上了年纪的人,尤其不想要生活有太大的改变。
不过,苏晚却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她继续劝说道:
“大伯娘,怎么不轻巧了?也不是说搬到首都,以后就不回青禹村了,我们两边都有房,想青禹村,就在青雨村住几个月,要是想到首都来玩,就到首都住几个月,现在有飞机了,方便的很。”
张雨丽只当苏晚是在开玩笑,哈哈地摇头笑着,探头看向李秀兰,说:“娘,你看晚晚,嫁了人,说话的口气都不一样啦!果然是贺太太啊!“
苏晚被她揶揄的话,弄红了脸。
楼盘的开发商,是贺延的朋友,那天婚宴的时候,他还参加了。
知道苏晚他们要看房,这个朋友早早地就带着人等着了。公司的员工训练有素,看到苏晚,开口闭口都是“贺太太”。
被外人这么叫,苏晚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自在的地方,但被亲人这么一打趣,苏晚却有些害羞起来。
没有劝说成功张雨丽,苏晚没有气馁,继续去攻略苏恩宁去了。
苏晚没有直接跟苏恩宁提买房的事情,而是问道:“哥,之后,你有什么打算吗?”
苏恩宁知道苏晚问的是工作上的事。
所以,他将渔场之后的发展计划简略地说了一下。
苏家的渔场,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样子了,它已经发展出了较为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产品也不再只局限于卖活鱼了。
但目前,渔场还有着不少可发掘的发展空间,苏恩宁有想要进一步扩张的打算。
苏晚认真地听完,和苏恩宁探讨了一番之后,问道:
“哥,你有想过来首都发展吗?”
………………
“晚晚?苏恩宁惊讶地看向苏晚,显然是被苏晚的话惊到了。
苏晚补充了一句,“哥,我不是说现在,是说以后。”
苏恩宁讷讷的,一时之间不知道要怎么回答。他知道苏晚既然开口了,就不会是想要和他开玩笑的。
过了好一会儿,苏恩宁才说:“我对首都不了解,不知道能不能找到适合的鱼塘……”
因为自己做了好几年的渔场,所以苏恩宁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到了首都,还做渔场。
他在脑子里快速地想了想,首都的大饭店、小餐馆都多,养出来的鱼肯定是很好销售的。
首都的人生活水平也比滨城的好很多,这样他们的农家乐、钓鱼游玩的项目,应该也很快就能发展起来。
但是,困难也肯定是有的,最首先的,就是能不能租到鱼塘的问题……
苏恩宁还在想着,就又听到苏晚说:“哥,你有没有想过往其他的行业发展?”
苏恩宁顿了一下,然后诚实地摇了摇头,“晚晚,我只懂养鱼,其他的,什么都不懂。我……”
说着,苏恩宁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哥,不懂可以学啊,没有什么是不学就懂的。”
“哥,我看你最近也都有在看报纸,你应该也知道现在的变化有多快,哪一些是夕阳,快要被淘汰了,哪一些是朝阳,正在冉冉升起。”
“做渔场的确不错,但是,只靠它想要更进一步,却是很难的。”
苏恩宁点了点头,晚晚说的,的确没有错。相比于普通的员工,他挣的算不上少,但是,他也知道,还有好多比他做渔场挣的还要多的。
“晚晚,你……”苏恩宁刚想要让苏晚给他分析分析,就被苏晚打断了,“哥,这个你回去可以慢慢琢磨,我现在有另一个事想跟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