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几只老虎把沈括一行人当成了美餐,很快就攻击了过来。
沈括想冲过去加入战斗,但他底子薄,只会添乱。
只见他爬到大树之上,掏出包袱里的炮仗。
这炮仗是沈括制作的改良版,原本是打算爆破大石,寻找矿石的。
但眼下情况危急,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诸位大侠,请避开些!”
沈括大吼着,把点燃导火索的炮仗扔向老虎。
这山中老虎是井底之蛙,被巨大的炮仗一惊,吓得立刻逃窜。
陈季常大喊道:“我的虎皮大氅哪里逃!”
几只母老虎顺利逃脱,众人合力斩杀了公虎。
陈季常麻利地剥掉了虎皮,道:“诸位,在下就不客气啦,这虎皮归我了!”
众人也不计较,反倒好奇沈括扔的炮仗怎么有那么大的威力。
沈括无法解释什么硫磺、硝石,只是指了指脑袋,道:“有时候知识就是力量。”
沈括说得一点没错,仅凭武力只会扩大战争,造成百姓的疾苦。
而知识能够让社会进步,让百姓安居乐业。
吃了千万辛苦,沈括一行人终于到达了白云鄂博矿区。
在这里,沈括搭起了帐篷,打算驻扎起来。
没有大型的机械,沈括只能靠着简易的工具,每日在矿区勘探。
皇天不负苦心人,在白云鄂博矿区驻扎大半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铁矿石。
“找到啦!找到啦!”
沈括像范进中举一般,陷入了极端的喜悦之中。
高达等人立刻围了过来,只见沈括怀中抱着一块非常难看的石头。
陈季常仔细打量石头也看不出有什么好,问道:“沈兄,这就是你一直要找的矿藏,我看就和普通石头没什么两样啊!”
沈括兴奋道:“诸位,这可不是普通的石头。这就是铁矿石!”
铁矿在宋代已经进行了大面积的开采和冶炼,只是技术落后,杂质很多。
沈括指着石头上的纹路道:“你们看,这就是铁和黄金的伴生矿藏。只要我们能够开采出来,就能富可敌国!”
众人也跟着沈括高兴,只是沈括说的开采利用实在是太遥远。
莫说这里是辽国境内,就是在大宋境内,也是官府把持。
但他们总算找到了矿物,达成了目的,实在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
不久之后,众人离开白云鄂博矿区,又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沈括的勘探之路还在继续······
******
时光如流水,轻易地就从指缝间溜走。
转眼,三年守丧期将满,苏洵收到了梅尧臣的来信,信中极力推荐他试紫薇阁的机会。
事实上,苏洵在此之前就收到过朝廷下发的征召,要他如今考试,通过后方可安排官职。
年轻时的苏洵屡次不中,对考试已经有厌倦之心,况且他的文章《权衡》《六国论》等等已经在京师广为人知,就连官家也御览过。
如果朝廷真的欣赏他的才华,又何必多此一举设置考试的门槛?
若是不中,自己的一张老脸又往哪儿搁?
男人终究是要面子的,何况心气颇高的苏洵?
这一次,苏洵照旧婉拒了梅尧臣的推荐,他回复的信中写到:“···今乃以五十衰病之身,奔走万里以就试,不亦为山林之士所轻笑哉?···”
梅尧臣接到苏洵的信颇为惋惜。
朝中爱慕苏洵才华之人很多,欧阳修、韩琦皆大力举荐却都无果。
于是梅尧臣写下一首诗给苏洵,名为《题老人泉寄苏明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