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上有老人,隐见不可常。
苏子居其间,饮水乐未央。
渊中必有鱼,与子自徜徉。
渊中苟无鱼,子特翫沧浪。
日月不知老,家有雏凤皇。
百鸟戢羽翼,不敢言文章。
去为仲尼叹,出为盛时祥。
方今天子圣,无滞彼泉傍。
苏洵被诗中一句“家有出凤皇”所触动。
是啊,他自己行将就木,可两个儿子还十分年轻,前途无限。
他不能因为自己的灰心丧气而耽误了两个儿子的仕途。
男儿生于天地间,不就是为了替百姓披肝沥胆,为天子鞠躬尽瘁吗?
想到这些,他就把两个儿子和儿媳叫到了书房里。
苏轼问道:“爹,您急着找我们何事?”
苏洵沉吟道:“你们母亲三年守孝将满,我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全家搬到京师,为你们两个寻个好的前程。”
文姬和王弗面面相觑,十分吃惊。
文姬道:“爹,您是说我们也跟着一起上京?”
苏洵点头:“家中老宅和祖茔留下几人看守即可,这一次我们全家都去,再不分开。”
听到这个消息,王弗眼中泪光点点。
当初父亲当丈夫去京师一年多,独守空闺的日子实在难捱。
虽这次能和夫君一同上京,但家中老父和母亲也难得一见了。
人啊,哪有两全的时候?
相比王弗的心绪复杂,文姬就期待得多。
她的父母本就不在身边,京师是天子脚下,那里才是最广阔的天地,夫君亦能有所施展。
眉州真的是太小太小了。
听闻父亲的决定,苏轼也期待的。
此时他才二十三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想要入仕做出一番成就的时候。
家中已无牵挂,全家去汴京是最好的决定。
苏辙站在角落里,觑看着一切,心中感叹,这一天终究是来了。
苏洵又征求了任妈妈的意见,她不愿留在眉州,愿随主家一同前往京师。
自那以后,苏家就开始忙碌起来,全家人一起上京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行李就得不少。
出发之前,苏辙买了不少供品来到了老祖山。
山中缥缈居是师父空空道人的家。
师父行踪不定,苏辙也不知道能否碰上。
只是这次离开不知何时才会返乡,所以苏辙带着供品来拜谒墨家祖师。
墙壁上,挂着一副老者的画像,那便是墨家祖师墨翟。
苏辙把供品一一摆在供桌上,点上三炷香恭敬三拜之后插入了香炉之中。
缥缈居太久无人居住,灰尘蛛丝网遍布。
万一师父回来看见这么萧索,一定会伤心的。
于是苏辙卷起袖子开始打扫起来。
忙碌的时候,苏辙无意中瞥了一眼供桌,上边的东西好像少了点什么。
定睛一看,好像一切又都好好的。
估计是眼花了吧!
这样想着,苏辙又开始打扫起来。
当他第二次发现供桌不对劲时,便走到供桌前仔细检查起来。
这一检查不要紧,他赫然发现烤鸡的屁股不见了!像是被人咬了一口!
低头沉思片刻,苏辙装作没事人一样走到屋外去打扫。
过了一会儿,他又回转进屋,果然抓住了“贼人”。
苏辙双手抱怀:“师父,这里是你的家,你大大方方吃不行,非要偷偷摸摸。”
空空道人拿起烤鸡坐在床上大口大口啃着:“我这不是为了考验考验你的武功嘛!”
呸!
苏辙一个字都不信:“师父,您什么时候回来的?我还以为我见不到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