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哈哈笑了:“吾不敢和魏征相比,但也见不得那些腌臜之事。身为言官,包拯拿着朝廷俸禄,就该规劝官家言行,为百姓谋福祉。”
正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如大哥这般耿直无畏之人,苏辙见得是少之又少。
他拱手道:“大哥高义,子由佩服!”
包拯道:“我只不过是做自己份内之事罢了!至于你的殿试则无需太过忧心,大哥会助你一臂之力!”
苏辙语塞:“大哥,官家罢黜我本应该,子由绝不怨言,只怕迁怒家人,望大哥在官家面前周旋则个!”
包拯道:“这是自然!”
有了大哥的点头,苏辙的赌几乎稳赢不输。
他又问道:“敢问大哥,今日我在宫中见到一位叫赵顼的世子,可否就是京兆郡君和防御使的孩子?”
包拯点头:“正是!”
苏辙的猜想得到了确认。
包拯又留他吃晚饭,兄弟俩欢快痛饮。
酒过三巡,苏辙道:“大哥莫怪,子由今日不能陪你欢饮达旦。”
包拯笑道:“我知你牵挂家中娇妻爱女。你今日考试已毕,想来家中人都盼望着你归家,我也不留你,快回去罢!”
“多谢大哥成全!那子由就先告辞!”
从大哥府邸出来,苏辙就看见了小六子。
往常小六子只会隐没在人群里,若是现身必有事。
苏辙上前:“小六子,有事找我?”
小六子神神秘秘道:“君上,借一步说话。”
僻静的巷道里,小六子道:“包大人是君上的义兄,我听到一个消息,想必君上一定会感兴趣。”
苏辙听说和大哥有关,忙问:“何事?速速说来!”
“小六子见君上中元节时,和包大人在坟茔守了一夜,才知晓包大人因丧子而悲痛。近日无意间我听到了一个消息,说包大人其实还有一个儿子尚在人间。”
苏辙听闻大喜:“却有此事?详情如何快快说来!”
小六子道:“包大人原本有一个妾室姓孙,孙氏性情刚烈,因此包大人遂给了银两打发她回娘家。后来孙氏才发现自己已经怀有身孕,孕育期满便诞下了一个儿子,小名蛋儿。如今那蛋儿已经年满五岁,跟在孙氏身边,日子过得尤为艰难。”
苏辙问道:“小六子,兹事体大,你这消息可确切?”
小六子道:“是那孙氏自己对外人讲的,正好被墨门的弟子听见。我知道后,又派人去包大人府上打听。包大人府中有一个厨娘陈婆子,陈婆子在包府二十多年,对包家的事情清清楚楚。
门中弟子前去讨要饭菜时,探了陈婆子的口风,是陈婆子自己说出原本是有个孙氏,因为脾气不好被包大人赶了出去。”
苏辙知道小六子办事一向严谨,只是这蛋生是不是孙氏离开包府后,同别人所生也犹未可知。
但只要有一丝希望,苏辙就不能放弃。
苏辙拿出自己的钱袋,把里面的钱全部给了小六子:“小六子,拿着这些钱去把孙氏和蛋生带到我面前来,至于后面的事情我自有安排!”
小六子收下钱道:“是,小六子遵命!”
打发走小六子,苏辙加快了脚步。
一回到家,苏洵就在诘问:“三郎,你如今也有了妻室,为何在外边留恋到这般晚?”
苏辙解释道:“父亲,包大人是我的推荐官。孩儿心存感激,所以殿试一结束就前去感谢。包大人又留我吃酒,因而耽搁了。”
既然是包大人,苏洵也不好再说什么,苏辙也算是蒙混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