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选话音刚落,杨石头就作揖道:“石头拜见苏判官!”
石头?
苏轼一听这个名字就很亲切,因他小时候家中收留过一个孤儿也叫石头。
只是小石头后来不知所踪,苏轼这些年还一直惦念着。
算算年岁,若小石头还在,应当和眼前的皂隶差不多年纪。
苏轼客气道:“子瞻初来乍到,有许多事还不甚顺达,以后还要多多劳烦你。”
杨石头道:“老爷太客气了,有事尽管吩咐。老爷以后叫我石头便是。”
宋选道:“石头,你以后就跟在苏判官身边做事,凡事机灵些。现在你就带苏判官去公房,然后再煮茶送去。”
杨石头应声:“小的晓得了,请苏老爷跟我走。”
接着,宋选又对苏轼道:“子瞻,你要批阅的公文都在案牍上,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问下属,也可以来问我。”
苏轼拱手道:“子瞻谢过大人,那我便去了。”
苏轼初入仕途,怀着一腔热血,对待公务更是上心。
文书这些公务,对文豪苏轼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因而苏轼每日都很清闲。
人在忙碌的时候就会忘记许多事情,一旦闲下来,心事就会涌上心头。
对于苏轼来说,他最大的心事就是思念弟弟。
是的,他从小和弟弟一块长大,无论是娶妻还是进京赶考都从未分开。
乍然分别,满腹的思念和愁肠都在心中郁结不开。
杨石头是个特别会琢磨上司心事之人,从平日和苏判官聊天的时候得知了苏判官的心结。
于是上前进言道:“老爷与其坐在衙门里闷得慌,不如让小的带您出去走走。这凤翔府虽在边境,不比汴京,但也有不少好玩的地方。而且老爷也可以在外体察民情。”
杨石头的话对于苏轼简直就是醍醐灌顶。
他最近沉湎于离开弟弟的忧伤里,却忘了他现在是大宋的官员,是凤翔府的父母官。
百姓生活如何岂是坐在衙门里就能知晓的?
于是苏轼欣然接受了杨石头的建议,让他做向导带自己城里城外到处走。
凤翔府是历史名城,周王室的发源地即在此,因而留下了许多古迹,还有名山大川。
在体察民情之时,苏轼顺道进行了各种游玩,知州宋选也不怎么约束苏轼。
每次出去,苏轼一定带着杨石头。
杨石头不仅给苏轼带路,而且有的是力气,干粮和水都有他提着,甚至苏轼看上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都会买下来,让杨石头背回家去。
事实上凤翔地界靠近西夏国,是边境重镇,往来的公文很多。
只是宋选偏爱苏轼,担心他刚上任太过劳累,遂没有分派给他许多。
苏轼也是个直肠子,没有发现宋选的好意,当真以为衙门公务很清闲。
苏轼粗犷,但妻子王弗却是个极为细腻之人。
王弗出身书香门第,颇通诗书,待人接物比丈夫苏轼更会察言观色。
一日,苏轼带着杨石头又从外边回来,还带回来不少野蜂蜜。
登山归来的苏轼格外高兴,对着王弗道:“夫人,你快来尝尝这些蜂蜜,可甜了!”
这一次,丈夫出门三天才回家,当着外人的面,王弗不好发怒,只好应付地尝了一口。
妻子的愁闷,苏轼全然不知,还在王弗面前一个劲夸赞杨石头:“夫人,你可知这蜂蜜取得何等艰难?蜂巢本在参天古树之上,石头身手敏捷,竟然用烟熏走了蜜蜂,割下了一大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