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印微笑点头:“小苏学士也悟道了。”
苏辙打趣道:“若是我和哥哥剃度出家,是否也能成为一代宗师?”
佛印道:“以两位学士的资质,起成就不在六祖慧能之下。”
苏轼笑道:“我可做不到美人当前,心无杂念。我苏子瞻就是一俗人,能与禅师交,已是荣幸!”
苏辙望着大殿内的佛祖塑像,想起师父曾经在佛像后撒尿,自己还刻了字,不禁笑话起自己当年的幼稚。
苏辙道:“禅师,我想扩建灵隐寺,请您就在灵隐寺常住,然后在举办无遮大会,教化众生如何?”
佛印一针见血指出:“除了这些,我看小苏学士是想我留在杭州陪伴令兄罢?”
苏辙作揖道:“禅师真是慧眼如炬。我不能长陪哥哥,但他又是性情中人,若有禅师在身边开解,我远在京师也能安心。”
佛印倒是爽快:“苏太守若不嫌弃贫僧愚鲁,贫僧愿略尽绵力。不过,这宴席可不能少了我。”
苏轼鞠躬,笑道:“禅师能来,我荣幸之至!”
苏辙道:“择日不如撞日,不如咱们现在就下山去望湖楼不醉不归!”
佛印道:“小苏学士盛情,贫僧不敢推辞!”
望湖楼里,三人坐在一起吃酒畅谈,好不快意!
苏辙玩笑道:“敢问禅师,我在你眼里是什么?”
佛印道:“施主在我眼里是尊佛。不知贫僧在施主眼里是何物?”
苏辙回答:“我见禅师就像这盘子里的举着大钳子,耀武扬威的螃蟹!”
苏轼在一旁忍不住笑出声:“子由弟,方才禅师就说了,以心见性,你心中有什么看见的就是什么。你呀,还不快快认输!”
苏辙醍醐灌顶,起身拱手施礼道:“苏辙几次三番劫难,望禅师切莫怪罪!”
佛印道:“施主送了我一口紫金钵,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当了这么多年和尚,就你出手最阔绰!”
苏辙道:“那我就再阔绰一点,禅师布施所要的银钱,粮食都包在我身上!”
佛印亲自给苏辙斟满酒:“那贫僧就替天下穷苦百姓谢过!”
苏辙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
苏轼刚到杭州不久,就有许多学子慕名而来。
要知道此时的苏轼已经诗文遍天下,是欧阳公承认的文坛领袖。
领袖的到来,自然人人都想瞻仰其风采。
苏轼身为杭州的太守,刚在府邸住下,每日的拜帖就如雪片般飞来。
那么多的人求见,苏轼哪怕十二个时辰都不睡觉也见不完。
于是为了见大文豪一面,大家就在拜帖里做起了文章,意图吸引苏轼的青睐。
这里边有几位才子脱颖而出,他们便是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和张耒。
苏轼与他们以文交友,并且鼓励他们参加科举入仕,莫要浪费才学。
苏轼把秦观四人引荐给了苏辙和沈括,沈括惊讶得嘴巴微张说不出话来。
趁着宴席上的间隙,沈括悄悄对苏辙说道:“我的天!子由,他们是不是大名鼎鼎的苏门四学士?”
苏辙蹙眉:“我就记得秦观和黄庭坚,其他两人不清楚。”
沈括激动地捶腿:“那肯定是咯!你的亲哥,我这大舅哥可真是厉害!”
苏辙笑得露出八颗牙齿:“咱俩这穿越没白来罢?”
沈括不住道:“没有没有,绝对没有!这大宋的名人咱们几乎见了个遍,简直不要太划算!”
杭州风景如画,物阜民丰,不遍赏一通便是遗憾。
成日里,苏轼就陪同众人一起乘船游湖,在望湖楼享用美酒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