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顼羡慕:“看来三郎是吃了不少海鲜。”
苏辙想起被困在皇城的赵顼,忽的有些心疼。
他贵为帝王,却也失去了自由。
赵顼缠着苏辙讲更多的趣闻,两人谈得正欢,忽的李宪来报:“官家,贵妃求见!”
赵顼的后宫妃嫔并不多,皇后之下妃位本该有四人,从前妃位一直空缺,直到陈美人生了长公主才晋升为贤妃,剩下的只是些昭容和美人。
而如今李宪口中的贵妃,便是从辽国充入后宫的耶律海离。
除了宴席盛典,朝臣与后宫妃嫔是要回避的。
苏辙起身道:“既然贵妃来了,那微臣就先告退。”
许久不见,赵顼哪里舍得苏辙走,对着李宪道:“告诉贵妃,朕今日有事,下次再去看她。”
李宪正要走,却被苏辙叫住:“中贵人且慢。”
苏辙又对着赵顼道:“贵妃远离家乡,难免孤独。若官家冷落了她,恐契丹有微词。微臣既已回京,官家随时都能召微臣进宫。”
李宪一直都觉得苏辙做事识大体,他暗暗等着官家发话。
“苏卿家,既如此,你先去罢!”
苏辙再次作揖,慢慢退出殿门。
刚走到走廊拐角处,苏辙竟和贵妃打了个照面。
六年不见,耶律海离褪去了从前的青涩,变得成熟有韵味。
她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傲慢,竟多了温柔。
苏辙正暗暗吃惊,耶律海离竟先施礼道:“这位便是官家口中的小苏学士罢?”
苏辙急忙鞠躬作揖:“微臣苏辙参见娘娘!贵妃娘娘身份贵重,理当是微臣给您行大礼才对!”
耶律海离带着微笑:“宋人的规矩就是比我契丹多。我虽到大宋不久,但小苏学士的大名却如雷贯耳。方才听内侍说小苏学士正在垂拱殿,小苏学士怎么出来了?”
苏辙回答:“微臣禀报完,自然该离宫。”
“不会是因为我来,小苏学士就急着走罢?”
苏辙感到耶律海离的话充满了试探。
不管耶律海离是否知道自己的身份,但这个初次见面的戏码必须演下去。
“娘娘言重了。”
苏辙再次躬身施礼。
李宪催促道:“娘娘,官家还等着您呢!”
耶律海离这才跟着李宪走了。
苏辙刚回家不久,就看见文姬和莫愁心事重重回到家。
三人一起进了书房。
苏辙问道:“看来蜀商会的盈利很不好?”
原来文姬和莫愁去了蜀商会,越看账本就越是焦急。
莫愁急道:“朝廷成立了市易司,这市易司什么买卖都做,冰块、水果、瓷器,别说咱们蜀商会了,就连小商小贩的生意都被他们抢去许多!”
文姬补充道:“更糟糕的是,市易司隶属朝廷,他们独揽茶叶、盐业、酒的经营。凡是专营其质量就参差不齐,价格却很昂贵。但这些又是日常所需,不能不买。小商小贩的利润本就微薄,但朝廷还要征收额外的经营税,商户们都快撑不下去。”
“幸亏咱们蜀商会手里还捏着铜铁和黑金的经营,否则更加难以支撑。”莫愁愤恨道,“咱们屈臣记生产什么东西,他市易司很快就模仿做出来,着实可恨!”
苏辙思忖,这宋朝根本没有什么专利保护法,任何发明创造就会被别人仿制。
只是以前的小商小贩顶多算“小打小闹”,影响不大,但市易司背靠朝廷,一旦竞争开始,对屈臣记就是重创。
所以文姬和莫愁才如此着急。
这时,文姬盯着丈夫,眼中满是担忧,苏辙领会,道:“铜铁和黑金应该已经被市易司盯上,如果他们把铜铁也纳入朝廷专营的话,蜀商会就会面临生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