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大喊道:“恶法不除,我死不瞑目!”
所有人不管赞同还是不赞同司马光,都被他奋不顾身废除变法,哪怕是累得吐血也在所不惜的精神所震撼。
消息传到了江宁,王安石顿时血气上涌。他承认当初自己是有错,但青苗法和免役法是他和先帝,以及众多同僚商讨近一年才实施的。
这凝聚了他和先帝的心血。
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些小问题,但苏三郎已经修正改良,运行良好。
“先帝啊!先帝啊!您要是泉下有知,不知该多难过啊!”
王安石仰天大喊。
他和先帝既是君臣,也是忘年之交,多年相互扶持的情谊深厚。
他不仅痛心自己的心血,更痛惜先帝。
夫人吴琼听见吼声前来查看,只见丈夫直直栽倒在地面。
“老头子!老头子!”
吴琼凄声呼喊。
没多久,王安石就郁郁而终。
京师,苏府南园。
曾经的变法派官员们把苏辙团团围住。
“苏相国,司马光像是中了邪一样,非要把咱们斩尽杀绝。您要替我们想想办法啊!”
苏辙安抚道:“大家不要慌。”
“苏相国,我们怎么能不慌?外派的官牒都已经发下来啦!”
苏辙道:“你们安心在府邸住着,不用去赴任。一切有我呢!”
苏轼担心:“子由,那样一来,你的压力也太大了。”
苏辙全然不在意:“老哥,你瞧我压力有小的时候么?这点事算什么?”
大家心里都明白,他们是在等,等保守派的领军人物司马光病逝。
司马光一死,太皇太后就没了可以依靠的人,所以不管是司马光也好,还是太皇太后也罢,他们都十分焦急,想要把变法以及支持变法的人全部祛除。
苏辙并不是妥协,而是以退为进,静待时机。
有人含泪道:“王相国故去,不知朝廷会怎么对待他。”
彼时,王安石逝世的消息刚传到京师。
作为变法派的领导者,众人都观望着朝廷对他的态度。
因为按照惯例,宰相去世,朝廷是要给封号的。
这事也是苏辙所关心的。
苏辙还是苏草时,王安石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历史人物。
他对王安石的印象是大文学家,大政治家。
后来他与王安石相识,打交道数十年,真真切切地走进了王安石这个人。
论才华,王安石在群星璀璨的大宋占据了他的一席之地。
论政治才能,他的眼光和才略远超时代。
尽管他个性固执,变法措施有失偏颇,苏辙依然敬佩他的胆识和气魄。
大宋本就冗官冗员,危机四伏,变法是必要的,只是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王安石有过错但也有他的功绩。
如今他去世,苏辙的态度肯定是倾向于封赏。
苏辙道:“诸位,你们先回府去。我这就去找司马大人。你们放心,我绝不会让王相国受辱。”
苏轼连忙道:“子由,我同你一起去。”
苏辙拒绝:“哥,你送诸位大人回府,顺道安慰安慰他们。”
苏轼虽担心弟弟,但他不能给弟弟添麻烦,只好点头答应,兄弟俩分头行动。
司马光府邸,之前苏辙吃过闭门羹,谁知这一次却很顺利地被请了进去。
书房里,司马光似乎是在刻意等他。
“苏相国,我知道你会来。”
苏辙拱手道:“那么司马大人也应该知道我是为何而来了?”
司马光点头:“王安石虽刚愎自用,但他从未谋取私利,中饱私囊。我已经与太皇太后商议过,追赠他为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