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无言以对。
他拿出最后一颗“速效救心丸”:“存中,吃下它,我还需要你在我身边。”
沈括摇摇头把药丸推向苏辙:“我们都知道,明诚会早早撇下阿照。我想你这颗药本是留给明诚的罢。我也希望他们将来能够白头到老。我活了两辈子,足够了!我先去和高达吃酒等你们来。”
苏辙哭得不能自已。
“子由,我的好兄弟,带我最后看一眼这个世界。”
沈括累极了,好不容易才从牙缝中挤出这句话。
“好!”苏辙哽咽着,“你等着,我马上就带你去!”
最后苏辙把沈括带到了蜀商会新修的总部大楼。
这栋楼很高,足可以俯瞰整个新建的汴京城。
最高层的窗户旁,沈括凝望这个从无到有,从一个荒芜的山村变成繁华的大都市。
这是他和子由一点一点建设起来的,凝聚了他们无数的心血。
夜幕降临,汴京城的灯光一个接着一个亮起,鳞次栉比,如同一条条火龙在燃烧,耀眼美丽。
数不清的人们穿梭在“火龙”之中,带着笑意,充满幸福。
“子由啊,好多时候我真希望这是一场梦。梦醒了,咱们还是大学里的最佳损友。可是啊,我们费劲了千辛万苦,苦熬了一辈子的心血才建立起这繁荣的大宋,我又舍不得这是梦。”
沈括收回目光,望着红着眼眶的苏辙:“子由,你说人是不是太贪心,什么都想要,可最后什么也带不走。”
苏辙紧咬着牙关,生怕自己会泪崩:“存中,连你也要弃我而去了。”
沈括艰难地挤出一抹笑容:“子由,咱们最后再喝一杯罢!”
苏辙急忙斟了两杯酒,把其中一杯小心翼翼放进沈括手中,与他轻轻碰杯。
沈括再一次凝望灿烂盛大的汴京城,感叹道:“红尘、浊酒,最美的还是这人间烟火气。”
苏辙仰头把酒一饮而尽,耳边传来酒杯碎裂一地的声音。
眼泪划过苏辙的眼角。
“子由!不要再退缩!”
这是沈括咽气前,留给苏辙最后的叮嘱。
人生就是这样,浮浮沉沉,起起落落,大悲大喜,最后都湮灭在岁月长河中。
整个苏家再一次一片素白。
没有撕心裂肺的痛哭,这一次的苏辙比任何时候都冷静。
他老了,比起进取心,他更想过些安稳的日子。
可是他肩上还有重担,不允许他歇下,更不允许他过于沉湎与悲伤之中。
存中留下的期许,他要替他完成!
沈括下葬后,苏辙一直在沉思。
大家也都在等待着他沉思的结果。
权力唯上,就会出现对上级的阿谀奉承和贿赂腐蚀,就会对百姓漠视;只有权力唯下,来自于百姓,他们才会地下高昂的头颅,真真实实做到为百姓服务。
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甚至佛教都承担不起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任。
儒家和道家诞生在中原土壤之上,佛教为外来宗教,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修身养性,淡泊中庸,更多的是道德范畴。
可是推动时代的发展总要有枭雄、英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人都是大错特错的。
治理国家更加需要的是民主、科学、法治,能够发挥个人才华的宽松环境。
显然道德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道德还常常被统治者利用,成为奴役百姓的工具。
中国人做孩子时父母要他听话,学校里老师说要听话,进入社会,领导说要听话,总之就是不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社会注定是缺乏创新力和内驱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