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并不是所有的都是精华,对于糟粕,我们要毫不留情舍弃。
诚然杀了赵煦不难,难得是如何堵住悠悠众口?难道是后面如何稳定局势?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大多会弄点什么“老天昭示”出来。
例如陈胜吴广起义,他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东西塞进鱼腹中,兵卒卖鱼得腹中书“陈胜王”。
又如东汉末的黄巾起义,张角也是利用迷信,创立五斗米教,大肆宣扬“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就连朱元璋也是利用了迷信来让百姓归从。
但苏辙要开文明盛世,不能使用迷信,那该如何做呢?
就在苏辙沉思的时候,一道圣旨猛然送到了家。
赵煦不顾群臣反对,执意废除了皇后孟氏,下旨封李清照为皇后,入主中宫。
这下子苏家可炸开了锅。
李清照现下是开封府的通判,若入了后宫,也就意味着她仕途的终结。
她是天下女子的表率,用自己的才能和勇气才突破了男子千年来设下的屏障。
皇后的身份对她来说不是殊荣,而是浇灭了天底下所有女子的希望。
赵煦的盘算不可谓不响,也不可谓不狠。
“爹爹!女儿不愿嫁给赵煦,不愿做那狗屁皇后!”
苏辙轻抚女儿的脑袋:“阿照别急,爹不会让你做不喜欢的事情。”
文姬急道:“可是圣旨已下,不可更改啊!”
苏辙目光坚定:“之前我就葬送了我的兄弟,如今我绝不会牺牲我的宝贝女儿!阿照,你放心,你尽管做你自己喜欢的事,去爱你喜欢的人。一切有爹爹给你扛着。”
李清照感动得热泪盈眶。
自从姑父去世,父亲就变得十分沉默,时常把自己关在书房里。
笑容在他脸上消失了,白发却越来越多。
父亲老了。
“阿爹,女儿没用,不能保护您!”
苏辙微笑道:“阿照,你不知道,你能做我的女儿,爹有多高兴!日后爹还有更艰巨的任务要交给你,你要变得更加坚强和强大才行!”
李清照点头:“无论爹交给我何种重任,女儿绝不退缩!”
“好!这才是我苏辙教养出来的继承人!立后之事,爹自会让官家收回成命!”
苏辙是全家最信任的人,他的话掷地有声,从不食言。
******
除了立后之事,苏辙和赵煦的矛盾还集中在内阁的建立之上。
苏辙要创立内阁分皇帝的权,赵煦当然不干。
保皇派和苏辙派的矛盾更加尖锐,皇帝和苏辙这对师生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张。
内侍来报:“官家,魏王求见!”
赵煦在章惇一党的支持下,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他满心以为苏辙就算不愿意,但也会在立后的事情上妥协。
“请魏王进来,朕也正好有话对他说。”
大殿上,苏辙拱手而立:“臣参见陛下!”
赵煦端坐高台:“魏王不必多礼!待到朕和清照成婚,您就是国丈,朕的岳父。”
苏辙不理会,转换了话题:“官家,不知建立内阁之事,您考虑得怎么样了?”
赵煦翻开案几上压了好久的奏折,苏辙在里边详尽描述了建立内阁的构思,乃至于内阁的组成官员。
不意外,全是他魏王的人。
赵煦带着质疑:“建立内阁后,朕的旨意要通过内阁才能发出去。如果内阁不同意还有权拒绝朕的旨意的执行?”
苏辙道:“确实如此。这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朝廷政令的正确性。”
“正确性?”赵煦冷冷反问,“魏王这是怀疑朕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你是帝师,朕可是你和大苏学士一手教导出来的学生。魏王是该质疑朕还是质疑自己和大苏学士?”
苏辙沉着应对:“君王代代相传,谁也无法保证每一位君王都是圣明贤主,而内阁却能从文武百官中挑选最有才干和德行的官员。内阁和君王协同合作,就能保证帝国的有效运行。”
赵煦又把话题拉了回去:“朕是真心喜欢清照。魏王放心,待朕和清照成婚后,朕一定会好好待她,早日诞下嫡子。朕可以承诺,清照的孩子一定是未来的太子。”
苏辙冷冷道:“老臣恐怕不能答应这桩婚事。”
“魏王,你敢抗旨?”
“婚姻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