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轩辕逸伦的症结所在,少师长孙无据、皇帝轩辕正豪轮番相劝,好话说尽,手段使完依旧不能说服他。
无奈之下只好再求助于欧阳蕊,她是母后轩辕逸伦最听她话,让她来劝也许有用。
孰料事事顺从母后的轩辕逸伦提到修炼一事十分抗拒,无论欧阳蕊怎么劝他就是不肯答应。
眼见轩辕逸伦的神龙血脉就要浪费,轩辕正豪十分着急,四处访贤以期有人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太子。
恰在此时,皇城中州来了一位道人。
那道人自称学究天人,专为人排忧解难,世上没有疑难能难倒他。
一日长孙无据无事在城中闲逛,逛到南城天桥,忽听有人在喊:“仙师降世专解世间疑难?”
抬头瞧向声音传来处,见桥墩下一张长条木桌后坐一道人。
那道人面容清瘦,脸上纵横交错的褶皱加上挂腮的长眉尽显和蔼,穿一件灰鹤敞,黑白相间的长发齐束于头顶,一枝木簪固定。
只两耳间各留一绺长耳发垂于胸前,与颌下一部稀疏长须并列而三,微风一吹随风飘动,尽显仙态。
“好一个仙风道骨的道长,也许他真能解我疑难。”正为轩辕逸伦修炼一事发愁的长孙无据被道人的姿态折服,想问计于他。
于是迈四方步走向道人,行至桌前,躬身抱拳施一礼说道:“道长请了。”
“官人请了。”长孙无据不上朝未穿朝服,道人不以大人相称。
“道长真能解世间疑难?”长孙无据剑眉微挑,疑惑道。
“官人若不信,不妨先坐下,贫道为官人课一卦。”道人请长孙无据先坐。
“道长是要算在下何事为难?”长孙无据未穿朝服,又不想暴露身份便以在下自称。
“若无这点能耐,贫道安敢夸口解天下疑难。”
“如此,在下倒要见识一番。”长孙无据本是抱着病急乱投医试一试的心态找道人解难,耳闻他不用己说便能算出自己何事为难倒有几分不信。
“官人坐正,让贫道先相一面。”
“好!”长孙无据拍衣整冠坐得笔直让道人相。
道人目视长孙无据,口说:
“好!”
“嗯!”
“原来如此!”
“不难!不难!”
他说的每一个字长孙无据都听得清楚明白,却不知他要表何意,等他坐定不言才问道:“道长已有所得?”
“所得不敢,窥视一二倒是有的。”道人手抚长须含笑说道。
“在下洗耳恭听。”
“官人生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灵台三缕长纹是大智之相。若贫道没算错,官人应是智计出众的良才,年岁不大已居高位。”说到此,道人住口拿起桌上的竹筒喝水。
“哦,道长见地不凡,请详说。”长孙无据暗自吃惊,他与老道人素不相识,道人怎知他已居高位,难不成真是相面所得?
他也是饱学之士,未入仕之时也曾因生活困顿三餐不济,干过相面骗人的勾当。
深知看相算命是江湖术士骗人的手段,打心底不信,只因道长相貌不凡,像有真才实学之士,他才姑且相一面好为后面相求铺垫。
“若有冒犯,官人莫怪。”
“不怪!不怪!道长直言无妨。”长孙无据连连摆手。
“官人复姓长孙,贵字无据,本是御林军一校尉,因功破格拔翟为龙武卫中郎将,入兵部任职侍郎,更得当今陛下聘为太子少师,风头之盛一时无两,只是眼下有一件难事让官人头痛。”
道人一口气说完长孙无据近期所经历的大事,惊得无据瞠目结舌作声不得,好一会才想到这些事早已传出宫外人尽皆知,道人知道也不足为怪。
怪就怪在道人怎知他就是近得恩宠的长孙无据,回过神问道:“道长真的是看面相算出本官是长孙无据?”
“哈哈!贫道是跟大人开一个玩笑,大人名动京畿,贫道随便找几个人问就能问出大人府邸,藏在府外偷窥要识大人真面目又有何难?”老道人大笑道。
“原来如此!”长孙无据深服老道人机智,更敬他诚实,拱手请教道:“道长可否赐一法子劝太子修炼?”
“太子是神龙之体,蕴藏无穷力量,他若不肯修炼确实浪费至强血脉,要让他修炼又强求不得,需顺其自然。”
“道长之意是劝陛下与本官不要再逼太子修炼?”长孙无据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