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宿头,天色已晚,归尘道长只好就近找一树林过夜。
方蛮儿与肖遥生来凄苦,早过惯风餐露宿的日子,在林中过夜既不排斥,也没多少热情。
倒是从小锦衣玉食的轩辕逸伦,初次在野地过夜十分兴奋,拾柴打猎干得最起劲。
找来柴,生起火,烤熟猎物吃饱,又到练功时间。
轩辕逸伦盘坐篝火旁边练先天一气,方蛮儿一生蛮力,学的是大剑,要先练劈砍刺各三百次才打坐练后天一气。
他最开始练大剑之时,就是每天练劈砍刺各三百次,那时他速度不够快,练完之后便没时间打坐。
现在劈砍刺的速度已提上来,练完劈砍刺还有足够的时间打坐练后天一气,气武双修实力提升加倍。
以上二人已能自行修炼,用不着归尘道长操心。
眼下他需要重点教刚入门的肖遥。
新进门的肖遥,体瘦骨弱,没有方蛮儿出众的体格,也没有轩辕逸伦出众的天赋,先天后天一气都不适合修炼。
归尘道长需重新为他订制修炼法门,在订制法门前需详细了解他的长处与短处。
因此在歇宿之时归尘道长并不急于教他修炼,而是把他叫到一边与他聊天,问他一些平常的问题。
从他的回答中推测他的性格,然后再让他盘腿坐地,双手顶其后背,渡一股先天一气入体游走全身,察探其经络走向。
人体经络走向与血液流动大体相同,但每个人之间有细微的差别,就是这点细微的差别决定每个修炼者的天赋。
要察知这点细微的差别十分困难,非炼形巅峰的强者不能办到。
即便是炼形巅峰的强者,也得有五个分身以上才能渡气入体,凭气的流动察知受测之人经络血液走向的细微差别。
分身越多,境界越高的强者要察知经络走向的细微更加容易。
归尘道长有八个分身,是准神境的强者,要分辨肖遥经络走向细微处的不同自比其他人更容易。
归尘道长真气渡入肖遥体内,运行一个大周天气机流畅,更发现他丹田之处有古怪。
一般未修炼之人的丹田都是空荡荡尤如一个未装水的容器,这个容器的大小决定修炼者修为的强弱。
影响丹田容量大小的因素除天生的丹田容量外,还受经络走向影响,经络走向越顺越容易打通。
一旦打通奇经八脉,丹田之气便可在体内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便是因为他的经络更容易打通,修炼更快。
肖遥古怪就古怪在他的经络并非天才似的直络,而是普通人的弯络,也就是说他的修炼天赋平平,穷其一生能练到炼形初期已属难能。
但他丹田内却有天生的五行之气,金木水火土齐备,大异寻常。
五行之气是驱动阵法的元气,所有修练阵法的修士入门之后首先要炼的便是五行之气。
如果是一个阵修,体内有五行之气并不奇怪。但归尘道长真气在他体内运行时,并未感应到他经络内有五行之气。
任何修行之人,都做不到丹田之内有气,而不散发到经络之中。
除非此人已入炼神之境返璞归真,或是天生丹田便有五行之气的天才。
以肖遥的年龄不可能已达炼神之境,他体内的五行之气来自天生是唯一的解释。
如果肖遥是练阵天才他可没办法教,他虽是准神一级强者,却不擅阵法,难教肖遥成才。
要教肖遥成才,最佳导师还得是他的师弟-五柳观观主五柳上人。
五柳观住地不在原定行程上,为让肖遥早日学有所成,归尘道长决定临时改变行程,先送肖遥去五柳观修行。
五柳观是大夏第一观,座落大夏国腹地,距皇城中州约有五百里距离,观主五柳上人精研阵法,修为卓著,是皇帝轩辕正豪御封国师。
这一日,五柳上人起床洗漱完毕,用过早膳,叫小道童沏好茶,独坐居室边品茶边看道家典籍。
临近中午时分忽闻窗外枝头上,数只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不由暗道:“枝上喜鹊报喜,莫非有客来。”
正想之时,一个小道童走进门作一揖禀道:“师父,大师伯回观要见您。”
“是师兄回来了?”五柳上人大喜,急站起身要出门迎接。
还未出门就听到归尘道长的声音:“师弟,一别数月,身体可还康泰。”
五柳上人闻声边答:“一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