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的大军整装待发,曹肃一身鲜明的衣甲映着晨曦。早前五更卯时,北方初秋的天空虽未亮,但远处东方的天际已泛起淡淡的鱼肚白。
李婉玉与吴夫人并肩而行,城门前的广场上人群簇拥,士兵们整齐列队,旗帜在微风中飘扬。吴夫人的身体犹未完全康复,但她依然早早地起身,搀扶着李婉玉的手臂,一步步走向城门。跟随的女侍们默默相随。
吴夫人慢慢说:“你大概还不知道,”李婉玉默然。
吴夫人微微含笑:“他经历过四次重伤,无数轻伤,陷入困境也屡次摆脱。他的意志坚韧,决断果断,加上列祖列宗的庇佑,每次都能逢凶化吉。”
其实,每次赤裸相见时,曹肃身上大大小小的疤痕,李婉玉就知道他这些年经历了很多战事与每次战事的艰难。想到这些,李婉玉很是心疼曹肃。李婉玉望向吴夫人,见她微笑着,心中涌起一股不安之情。
吴夫人转头,含着微笑说:“他老了。以后若有一天,我不在了,只能靠你来送肃儿出征。”
李婉玉握住吴夫人的手,坚定地说:“婆母,您还年轻,我不想独自一人送夫君。我要与您一同,如今这样送他出征,将来再迎他凯旋!”
吴夫人愣了一下,透过黎明的微光,她凝视着李婉玉,随即笑了出来:“是的,说得对!我要活到百岁,还等着抱孙儿呢!”笑容中流露出满足和豁达。
环顾四周,城门外军容严整,旗帜迎风飘扬,阳光逐渐从地平线升起,照亮了整个场景。士兵们威武的身影投下坚定的影子,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曹肃策马领军,迎着初升的朝阳,徐徐驶出城门。他的身影高大挺拔,坐骑奔腾间扬起漫天尘埃。盔甲上反射着晨曦的金光,如一尊威严的战神。
军队的队伍庞大而有序,铁蹄踏破寂静的晨曦,回荡着雄壮的战鼓声。曹肃沉吟中,眺望着远方的战场,他的目光充满坚定和信心。
城头上,李婉玉默默地注视着曹肃离去的身影。她看到丈夫的坚毅,也感受到他的担当。风吹动她的衣袂,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许和对曹肃的信任。
随着曹肃与军队逐渐远去,城门内外弥漫着一种凝重而肃穆的氛围。军士们驾着战马,战旗在风中猎猎飘扬,仿佛一支无坚不摧的铁军。
曹肃在马上挥手告别,目送着城池渐行渐远。他心怀使命,肩负国家重任,英勇而坚毅,如同远行的将军,投身于战火纷飞的征途。而城头上的人们,静默地祈祷着他的平安与胜利。
曹肃领兵出征已经过去了五天,李婉玉的日常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失去了夫君的陪伴,她感到了生活的自由。除了应付一些家务琐事外,她白天早早就会来到吴夫人的屋中,晚上则守候着吴夫人入睡后方才返回自己的房间。
这个夜晚,吴夫人服完药后,微笑着对李婉玉说:“明日起不必再如此守着我了。”李婉玉则坚持:“夫君出征,家中显得空落落的。我宁愿留在这里陪伴婆母,免得让屋里变得冷清。只怕因为我笨拙守房而碍事,婆母可别嫌弃。”
吴夫人摇头微笑,说:“怎么可能呢?我一直都把你当作女儿看待。你小时候就讨人喜爱,如今更是让人欣赏。我虽无亲生女儿,但一直把你当成了己出,更是珍惜你的陪伴。并不觉得你在这里无聊。”
李婉玉微笑着说:“婆母的慈祥之颜,我深感亲近。等到婆母康复,只怕我会自觉偷懒了。请婆母勿怪我这个懒儿媳。”钟温嬷嬷在旁边补充:“少夫人的孝心让人感动。老夫人也应该让她留在这里。”
李婉玉默默地点了点头,心里为能在吴夫人身边守护而感到安心。在这段特殊时期,一定要守着婆母。
吴夫人笑了,道:“好好,肃儿不在,你我两人作伴挺好。等肃儿回来,你们就得生个孩子了。这样,曹府才会更热闹。”
李婉玉害羞点了点头。
吴夫人逐渐沉入梦乡,李婉玉轻手轻脚地帮她躺好,安顿好后便悄然退出房间。夜已深,白天的繁忙渐渐归于宁静,曹府也沉浸在夜的幽静之中。
在曹府一片寂静的夜晚,李婉玉回到自己的屋里,月色透过窗帘洒在屋内,映照着安详入眠的床榻。此时,袁嬷嬷前来求见,李婉玉示意她免礼,让她坐下。微笑着问道:“明珠说你有事相商?”
袁嬷嬷连连称谢,谦逊地说:“少夫人,仆受命留意姨夫人与表小姐的一举一动。今日午后,姨夫人悄悄离府,未乘车,也未携带随行人员。我发觉情况异常,便悄然跟随而去。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