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唐:开局灌醉长乐公主 > 第115章

第115章

皇宫,常朝。

李世民高坐龙椅,百官奏事。

但李世民的目光,一直有意无意地盯着长孙无忌看。

“直到现在,朕也不敢相信……掌柜竟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收服了昔日情敌。”

“怎么说长孙冲都是辅机的嫡长子,未来的继承人……”

“虽然拿这种事情直接问辅机的意思,似乎有点火上浇油,雪上加霜,落井下石的感觉。”

“但朕心里真的特别好奇,辛辛苦苦栽培的继承人这样……辅机的心情究竟如何,他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可惜朕不能问……”

这般想着,李世民的心里不禁有些遗憾。

底下的长孙无忌也并非毫无察觉,

他总感到李世民的目光时不时的扫向自己,这让他心里有些疑虑。

“难不成今天我出门的时候,没有整理好仪容吗?陛下为什么总瞧着我?”长孙无忌心里想道。

君臣二人心中各有所想,

但是百官奏事的速度,却没有减低。

“启禀陛下,臣参雍州牧手下司户参军渎职,且纵容手下欺压百姓……”一个御史台的小官,突然间在朝堂之上如此说道。

雍州牧,说的就是京兆尹。

只不过这时候对京兆尹的称呼,还只是约定俗成的叫法,民间素来喜欢这么称呼。

但在当今朝廷正式的官职名称,还是雍州牧。

这个称呼一直到大唐开元年间,才会有唐玄宗李隆基,正式更名。

“雍州牧是三品官,但这个司户参军是七品。七品以下官员升迁任免,都是由吏部负责。”

李世民淡淡说:“既然如此,这件事就交给吏部侍郎裴爱卿主办。”

“如今天下太平,百姓歌舞升平。绝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裴爱卿,你可知道?”

被点名的吏部侍郎出列:“臣,遵旨。”

一个七品小官的升迁任免,无论对方是欺压百姓还是鱼肉乡里,都不是特别重要的事。

若非御史台的职责,就是要闻风起奏。

这样一个小官儿的事情,根本没有可能上达天听。

所以李世民轻描淡写的一笔掠过,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陛下,臣有事启奏。”又是一个御史台的小言官。

“准。”

言官站直了身体,侃侃而谈:“近期京畿附近二十受灾府县,虽然朝廷及时处理得当,让百姓免于灾荒。”

“可与此同时,不知道是何等原因,竟然滋生了多起恶意械斗事件。”

“无论那些县令县官,采取了何等的方式防范和处理此事,都收效甚微。而且民间浮躁之风气,日嚣尘上……”

“正所谓知微见著,所以臣认为陛下应该早做打算。”

这个问题,朝廷的诸公到没听说过。

他们日日夜夜处理的都是天下大事,这附近府县的小械斗又怎么放在他们眼里,何况他们的人都没有出过长安城。

可听御史台的御史如此说,经验丰富、做官老道的这些大臣们立刻感到不妙。

“每次灾荒之年,都是动荡之时。这一次的灾荒又是在京畿附近,受灾的二十个府县,更是绕长安而行。臣也认为陛下需要着紧对百姓进行安抚。”又一名官员起来说道。

很多官员也都点点头。

在随着事态严重到一定程度之前,将事情控制住,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李世民是一个喜欢读史书的皇帝,他也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

不由得有些沉重的点点头,

“诸位爱卿言之有理,朕也是这么想的。诸位都有什么办法,能够让百姓休养生息,减少械斗,压制日益疯长的不良之风气,不妨说出来,大家共同探讨一下。”李世民如此说道。

这是策问群臣。

有自己想法的大臣,在这个时候都可以踊跃的说出个人想法。

作为李世民手下的得力能臣,杜如晦在这个时候当仁不让第一个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臣认为可以对这些滋事扰民之人,处以严厉的处罚,方可令他们知道,王法不可犯。”杜如晦建议说道。

房玄龄不甘落于人后,继杜如晦之后,第二个站了起来。

“微臣认为刑罚是严厉,也未必能够让这些百姓知道害怕。”

“灾荒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