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什么东西最重要?无非就是粮食二字。”
“既然如此,臣认为陛下可以罚那些滋生事端之人,所获得的朝廷救济灾粮,一律收回。”
“如此百姓怕没有粮食可以度过这个艰难的冬天,自然不敢再肆意生事。”
房玄龄之后,
长孙无忌是第三个站出来的。
“臣认为在每个县,应当树立几个犯事最严重之人,杀一儆百。”长孙无忌冷冷的说道。
由这三人打头,其他的大臣也都一一出列,说出自己的意见,
但,主要思想也都是这三个。
统一提高惩罚强度。
收回给予的粮食。
树立典型,杀鸡骇猴。
方法都是好方法,可都有利弊之处。
“若是统一提高惩罚之强度,将来灾荒过去了,如何安置百姓?降低惩罚强度,他们更可能复犯。”
“收回给予的粮食,更会令百姓疯狂,到时候,所涉及的人员之广,更是有不可收拾之危险。”
“杀一儆百又如何?如果这一场械斗是几十个人甚至几百个人一起进行呢?是不是全部都要杀?”
反正三个想法的人互相攻击对方的想法,
就是没有一个能够解决三方顾虑,并且能让事情得到完美处理的最佳方案。
李世民一开始还特别仔细的听每一个人的见解,可是听到了最后,他的脑仁都疼起来了。
下面的百官吵啊吵,
来来去去就围绕着这三个方案在斗嘴,
进度条一直不往前走……
“关于这个问题,中书省和门下省,以及尚书省的人,你们在私下谈一谈,到时候列个长条给张看。”
“现在先退朝。”
说完,李世民也不等百官反应,就一溜烟的跑回了后宫。
“上天怎么就不能给朕一个王佐之才,帮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李世民仰天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