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棠看着不远处的沈琰,心中不禁感慨。
他的身形修长而矫健,面庞清秀,而那双黑眸则深邃如潭,仿佛能透视人心,他的眉宇之间,流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刚毅。
在浮华的当世,贵族子弟多追求奢侈与享乐,无不熏衣剃面,敷粉施朱。
然而沈琰却与众不同,他身上流露出的英气与刚毅,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魅力。
如此一个英俊的男子,站在大街上便能吸引众人的眼光。
“沈将军。”苏云棠屈身行礼。
沈琰上前一步虚扶,说道:“苏姑娘不必客气。我与这家店主相熟,可为你做担保让他给你打包一份带回府上。”
说完,沈琰亲自又到店里跟店主说了几句话,很快便将打包好的一份鸭煲拿给苏云棠。
阿芜接过鸭煲,欲上前付押金,却被店主告知有沈小将军作保,无需押金。
苏云棠看着手中的鸭煲,心中暖流涌动,却不想平白占这份便宜。
她推辞的话还未说出口,沈琰却先开口说道:“苏姑娘大可不必如此客气,姑娘回头把沙煲送还便可。”
苏云棠闻言,也不好再推辞,谢过后便带着阿芜要走。
“不只是苏姑娘往那边走?”沈琰却突然问道。
苏云棠笑着回道:“我住文昌街。”
“如此顺路,可否与苏姑娘同行一段路?”沈琰说完这话,心中有些紧张。
他突然就很想和眼前这位姑娘多走一段路,却又怕自己的请求被拒绝。
他感到自己的耳根有些发烫,不自觉地伸手摸了摸。
一直在身旁的小随从小声说道,“小将军,一个往东,一个往北,哪里来的顺路?”
沈琰闻言,悄悄伸手用力按了一把小随从的胳膊,“阿旌,你给我闭嘴!”
刘旌疼得龇牙咧嘴却不敢出声。
苏云棠看着二人的小动作,抿嘴忍着笑。
她看出沈琰是个腼腆的人,微笑着回答道:“若是碰到坏人,沈将军同行多了一些安全感。”
苏云棠的话让沈琰的心跳加速,他努力保持镇定,不想让自己显得太过紧张。他点了点头,做了一个请的动作,两人便一起向前走去。
刘旌和阿芜跟在二人后面。刘旌看到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吃食,便主动接过一些分担。
阿芜疏冷地点了一下头算是道谢。
看着阿芜面无表情的脸,刘旌不敢再搭话。
沈琰偷偷打量了一眼苏云棠,看着她那优雅的步伐和飘逸的衣裙,没话找话地问道,
“苏姑娘爱喝鸭汤?”
苏云棠点了点头,回道,“鸭肉性凉清润,夏季适当地吃一些,有助于清热除烦。”
“苏姑娘很懂得养生之道。”沈琰赞道。
“倒也不是,只是粗懂一些医理知识罢了。”苏云棠解释道,“今日出来有事,院子里还有一个小丫鬟定然是没有吃饭,带一份回去,正好她也可以喝一些。”
“苏姑娘真是一个心善的人。”沈琰轻声说道。
苏云棠看着谈吐文质彬彬的沈琰,好奇道:“沈公子年纪轻轻便做了将军,真是敬佩。”
“家中三代为将,自幼耳濡目染,积累了一些经验。只是承蒙皇上信任,才得以为国家效力。前些日子随父出征,巧胜敌军,所以才得了这个封赏。”沈琰谦虚地回答道。
苏云棠点了点头,对沈琰多了几分敬意。
“沈将军如此年轻便敢于上战场杀敌,保卫家国百姓,已经很了不起,况且还能立下军功,沈将军这样的少年英雄,若是能多一些,也是我们百姓之福。”苏云棠真诚地说道。
沈琰听了苏云棠的话,目光看向远处,坚定地说道,“每每想到北地的百姓们还生活在北翟铁骑的践踏之下,我便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收复北地,我辈责无旁贷。”
当今大安王朝,看似歌舞升平,一片祥和,实则周边各政权皆对大安虎视眈眈,危机四伏。
先朝北地被北翟掠去,而朝中众臣皆以为帝君退到北水以南,远离了北翟铁骑,便以为相安无事,整日里除了吟诗作乐,便是空谈礼佛,帝君忙于拉拢各家族势力,无暇顾及收复失地之事,更无暇拯救北地各郡生于水火之中的百姓。
苏云棠也曾奈何自己是一名弱女子,囿于家宅后院,恨不能上阵杀敌,保家卫国。
此时,看到眼前这位英姿勃发的少年将军,仿佛周身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