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烟梦未还 > 第61章 双双得中

第61章 双双得中

殿试终于如期而至。各地举子云集京师。殿试这天皇帝亲自主持,大臣们都陪伴在侧。殿试开始之前,皇帝任命了读卷官和执事官,确保殿试有序进行。殿试考生在考试当日向皇帝行五拜三叩之礼。参加殿试的考生站在奉天殿的东、西两侧,还要鸣放鞭炮,仪式隆重。

考生总共要写六篇策论,考试结束后,这些试卷被密封,特别优秀的试卷让皇帝过目,确定名次。

牛越和张启有幸参加了殿试,两人激动万分,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们终于可以改换门庭了。两人都是洋洋洒洒长篇大论,期待着排名结果。

期待已久的传胪典礼终于到来了,大家手心里都攥了一把汗,因为宣布排名的时刻到来了。果不其然,那张启的试卷皇帝赞不绝口,得了个头名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相当于六品官职,妥妥得鲤鱼跃龙门了。而牛越也是殿试中举,赐进士出身,被委任到乌城的通县,成了七品县令。

消息一出,两人都傻了眼。这张启就想回家乡做个小官,待在父母身边,而皇帝喜欢他的诗文,留他在翰林院,就是想让他陪伴自己消遣。而那牛越,一心想要往上爬,如今却被分派到原籍,这无疑是远离的权力的中心,两个人各有心思,郁郁寡欢。

而在两个人的家乡,当地早已经轰动了。这张启是新科状元,官府已经在甘城给他修建宅院,张启的父母已经被别人孝敬的晕晕乎乎,早已轮不到张启来操心了。乌城早已沸腾了,这薛家听得牛越殿试得中,安排到通县当县太爷,真得是所愿皆所想,美梦成真,他们最怕的就是不中,最最怕的就是名次太过靠前,被皇帝留在京城,那样他们家小姐就没有任何的机会了。如今,牛越不仅中了,而且还分得一个县太爷的职位,不要小看这个七品芝麻官,在京都这确实只是一个芝麻官,可是在地方上,嗨,别拿豆包不当干粮!这县老爷的婚事,可谓非他们薛家莫属了。在乌城,还有比他们薛家有钱的人家吗?自古官商勾结,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实,还需要摆到桌面上说吗?

作为新科状元,张启决定先做一件事情——回乡祭祖。他思想自己外出已三月有余,家中父母日夜担忧,如今金榜题名,借着祭祖的名义,先回家探望二位双亲要紧。此番回乡,今非昔比,有专人护送,所到之处,当地官员都要进行宴请,这一路耽搁来耽搁去,到得甘城竟然又过了十余天。一家人相聚,感慨万千。殿试前十名,朝廷都会在当地给得中者修建宅院,张家大宅如火如荼修建中。张启没有想到,自己也有今天,晕乎乎只觉得是做梦。

“儿子,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的面了!”老太太见得乡客们散去,思想起这几个月的提心吊胆,一时间又掉下泪来。

“母亲大人,孩儿不孝,让您担心了!”张启心中一股郁结之气,也红了眼眶。

倒是老爷子看得明白,劝慰道:“罢了罢了,如今儿子不仅回来了,而且还是今年的新科状元,如此高兴的事情,怎么还哭哭啼啼!”

“父亲,如今我中得头名,心里面还放心不下远在桃花山的义父!”张启当下把桃花山的遭遇讲了一边,老两口边听边感叹。

“启儿,你要尽快把你义父接来,给他养老才是!”老爷子坚定地说。

“父亲,孩儿正有此心。只是我被安排在翰林院任职,也是租居京城,尚没有能力带着家人一起回京,况且路途遥远,二老也经不起舟车劳顿。此次回家也就一个月假期,我想在京城熟悉熟悉情况,等一切安顿好了之后再做打算!”

老两口频频点头称是。老爷子感叹道:“儿呀,咱们家世代清贫,祖祖辈辈种田为生,到了你这里,能够出个秀才本来就是烧高香的事情,怎奈你生性倔强,非要证明自己,写下了反动的文章,没想到皇帝反而没有怪罪,这件事情我和你娘始终放心不下,朝廷之事,非常复杂,我们这小门小户的人家,没有见过什么世面,更不了解世道的险恶,此次进京为官,要处处小心谨慎才是。你那科考文章,不晓得得罪了多少当朝为官的人,这些人明面上不和你争高下,私底下恐怕不会那么友好地对待你,况且你已经三十有余,尚未成家,去到京城吗,没有一个体己的人,为父真是放心不下啊!”

“父亲所虑极是,孩儿科举确实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其实并没有想过要在京城为官,我更愿意在甘城本地做官,一来造福家乡百姓,二来照顾二老起居。眼下只能先去上任,日后再禀明圣上,回归故里!”

张启祭祖完毕,在家中短暂地逗留了几日,便匆匆回京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