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秦长子:扶苏的帝国之路 > 第13章 重组军队,改革军制

第13章 重组军队,改革军制

扶苏登基一年以来都在忙着巩固皇权,稳定国家作为首要任务,通过暂停徭役、兵役、减税、重新修订法律、改革经济政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缓和父皇在世前过度滥用民力、财力造成的民怨和矛盾,收取民心,防止出现像另一个时空中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

虽然通过骊山刑徒补充了二十万关中空虚的兵力,经过一年训练,已成精锐之师,目前关中三十万大军驻守,长城军团三十万大军,赵地及燕地驻守二十万大军,岭南军团五十万大军受父皇命令南征损失巨大,后面虽然补充,但目前岭南军团兵力只有二十万,任嚣跟赵佗在统领,任嚣已经年老,二人在岭南主政多年,是该重新调动下职位了,免得尾大不掉。

目前大秦帝国有一百万正规军,其余都是些地方兵,维持地方上的秩序。目前军队分为有轻车(车兵)、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水兵)四个基本兵种。大抵平原诸郡多编练骑土、轻车,山地诸郡多编练材官,沿江、海诸郡多编练楼船。

军队的战时编组,是在平时编制的基础上,组建为大规模的作战部队,一般称为部曲制。其具体编组的方法是:首先根据作战对象等各方面情况,确定总兵力,任命三军统帅(即大将、上将军,也泛称为将);在统帅之下,根据作战的需要和总兵力的多少,分设若干个将军(四副将、裨将军,也泛称为将军);每个将军统率苦干个部,部的长官称校尉,即一部一校;

每个部下设若干个曲,曲的长官称军侯,即一曲一侯;曲以下即平对军队的编制,如步兵的千人(设二五百主),五百人(设五百主)、百人(设百将)、五十人(设屯长)、十人(设什长)、五人(设伍长),以及数量不多的车兵和骑兵。

自五百主以上,各级指挥官都设有自己的亲兵卫队,大约占其所率总兵力的十分之一,如五百主的卫队为五十人,二五百主的卫队为一百人,校尉的卫队为一千人,大将的卫队为四千人等等。

凡将军以上皆设有作战指挥机构,称为幕府。幕府中设有各种指挥机关和参谋人员,达数十人之多。作战行动结束后,曲以上指挥机构即行撤销,将军交出兵权,部队恢复平时建制,士兵分别归建或复员。

目前的军制扶苏觉得不够完善,他想建立军团制,每个军团10万,设立六大战区,即西北战区、东北战区、北方战区、中部战区、南方战区、关中战区,主帅和部分副将五年一轮换,防止拥兵自重,发展骑兵为主力,弩兵和步兵辅助,南方以山地兵和水兵为主。西北战区二十万,东北战区十万万、北方战区二十万,中部战区二十万、南方战区二十万,关中战区二十万。总兵力一百一十万。

扶苏在御书房跟丞相蒙恬和太尉王离阐述了他的想法,询问他们的建议及对战区将军的安排。

关于战区的主将扶苏心里有几个人选,例如韩信、涉间、苏角、章邯、赵佗等,扶苏坐在御书房中,心中早已有了定计。他知道,要改革军制、重组军队,必须得到重臣的支持,而丞相蒙恬和太尉王离无疑是他最得力的助手。他们二人不仅忠诚可靠,而且在军事上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才能。

蒙恬听完扶苏的设想后,沉思片刻,率先开口道:“陛下,建立军团制、设立六大战区确实是必要的举措。只是,在选拔主将时,我们必须慎之又慎。韩信、涉间、苏角等人虽然年轻有为,但他们的资历和经验尚浅,是否能够胜任如此重任,还需进一步考察和验证。”

扶苏点点头,表示理解蒙恬的担忧。他看向王离,问道:“太尉,你意下如何?”

王离拱手道:“陛下,老臣以为蒙丞相所言有理。选拔主将确实是此次改革的关键所在。不过,老臣以为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弥补年轻将领在经验上的不足。例如,我们可以为每个战区配备一些经验丰富的副将和参谋人员,以协助主将处理军务、制定战略。同时,我们还可以加强对年轻将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指挥能力和战略眼光。”

扶苏闻言大喜过望,他没想到王离会如此支持他的想法,并且还提出了如此具体的建议。他当即表示赞同:“太尉所言极是!朕也正有此意。选拔主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潜力。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支持和信任,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接着扶苏又详细询问了蒙恬和王离对于各战区具体安排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一番讨论和交流后三人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西北战区由韩信担任主将,因其善于用兵、谋略过人,虽然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