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有使用权,百姓也无需担心土地被国家随意收回。
刘协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在一百年,到了一百年之后也可以缴纳少部分管理费续期。
土地的使用权也可以买卖,不会影响百姓的生活。
屯田制,则是号召大汉军民开垦荒地,使得荒地变为良田。
参加屯田的士卒和百姓,可以得到朝廷奖励的土地使用权,足够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至于摊丁入亩也很简单,大汉一直都在收人头税,所以世家才会疯狂兼并土地,隐匿人口。
隐匿了人口,就意味着少缴税。
世家控制的人口多、土地多,财产逐步膨胀,势力也变得越发强大。
汉末诸侯,在世家的支持下,动辄就能拉起数万人的部队,可见世家之恐怖。
百姓没有土地,家里又有好几口人,交不起税,几乎没有生路。
他们要么卖身为奴,要么落草为寇。
所以大汉才会盗贼四起,张角振臂一呼,便有百万之众云集响应。
而卖身为奴的百姓,便成了世家豪门隐匿起来的人口,转变成世家的私兵、奴仆。
数以万计的私兵和奴仆,让世家的强大无可撼动,进一步掠夺土地、百姓。
就这样,形成恶性循环。
刘协提出摊丁入亩的策略后,就把收税的核心从人口改为土地。
土地多的多缴税,土地少的少缴税甚至不交税。
这样一来,世家大族再也无法隐匿人口,他们吞下去的土地,也必须吐出来!
百姓再也不用发愁无地可种,无粮可吃。
针对土地兼并、隐匿人口的情况,诸葛亮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没想到却被刘协以几条制度完美解决了!
不是诸葛亮不够聪明,而是他有着时代的局限性。
可一旦突破了这个局限,诸葛亮便如醍醐灌顶,觉得刘协的想法妙绝了!
诸葛亮感慨道:
“陛下的土地制度,从根源上解决了世家对土地的掠夺,真奇策也!
不过这个策略想要施行下去,也有一定的难度。
想行此策,绕不开士族。
若是士族阻挠,再好的国策也是一纸空文。
而陛下的新策侵犯了士族的核心利益,士族是一定会反对的。”
刘协冷笑道:
“孔明可以继续往后看看,朕的新策,哪一条没有侵犯士族的利益?
朕不是侵犯士族的利益,是要将士族的利益彻底剥夺!
在我大汉,除了朕之外,任何人都不可以拥有那种无止境的特权。
士族可以过优渥的生活。
但是想欺凌百姓,视我大汉百姓如草芥,朕绝不答应!”
诸葛亮继续看其他的国策,刘协提出的三省六部制,绝妙之处完全不输于摊丁入亩。
三省是把相权一分为三,分为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
三省之间分工合作,全部听命于皇帝,极大加强了皇帝对朝堂大权的掌控。
尚书省的权力,又分给吏、户、礼、工、刑、兵六部。
这样做的好处,便是加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
三省六部制的好处,诸葛亮一点就透。
至于科举制,那便是对人才的选拔制度了。
以考试选拔官吏代替举孝廉,唯才是举!
这个制度,好处可就太多了。
科举制不但能打通寒门和百姓的向上通道,还能给陛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
施行此策,与陛下的大兴教育之策分不开,士族对知识的垄断也彻底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