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轻舟祖上曾经做过七品芝麻官,但之后的子孙里,没出一个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后辈。
从董轻舟太爷爷那辈开始,董家变成了小商人,赚取辛苦钱,养家活口。
到了董轻舟父亲这辈,小商人也做不成了,仗着祖上积攒的微薄家底,买下几亩田地,开始务农。
董家一代一代人心中,都有个执念,要让后辈人通过科举走上仕途,官职一定要超过祖上的七品。
考取功名的前提,一定得先读书,所以他们每一代人,都教儿孙认字读书,可惜这么多年,一个秀才都没考出来。
董轻舟四岁时,他爹给他开蒙,教他认字。让董父欣喜的是,董轻舟一教就会,过目不忘。
六岁时,已经把他爹认识的字全部学完。
他爹娘感觉这孩子是个读书料,能光宗耀祖,两个人一合计,把田地卖了两亩,送董轻舟进了私塾。
为了供他,他爹娘种地间隙,上山采药材,晾干了去县里的药铺子卖,日夜辛苦劳作。
可能是老天怜悯他们一家人,董轻舟十二岁那年,董父采到了两朵黑色灵芝,有碗口大,算得上灵芝中的极品了,拿到药铺卖了一百两银子。
有了这一百两银子,供董轻舟读书的压力顿减。
董轻舟也真争气,十四岁参加府试,考取了秀才。
之后他更加努力了,弹指之间,三年过去。
董轻舟为了参加阴历八月份省城的乡试、更加努力埋头苦读时,不知引起了谁的嫉恨,他在书院里被下了毒,全身皮肤一天比一天绿。
他爹娘听说大山深处有一池温泉,为了救他的命,用推车推着他和家里全部粮食,进深山寻找能解毒的温泉。
——
听董轻舟说完,楚鱼挺佩服他,中毒耽误了好几个月没温习功课,还敢去参加乡试。
确实挺有勇气。
董轻舟好像明白楚鱼心里想的是什么,他傲然一笑,轻声说:“今年秋闱不参加,还得等三年,索性去试试。”
楚鱼点头:“祝你考取好功名。”
说话的功夫,两个人进了县城。董轻舟看着楚鱼,似乎有话要说,见楚鱼没有停下脚步听他说话的意思,他暗自叹息一声,只好先去书院,打算乡试回来再找楚鱼说话。
楚鱼去了左香的酒楼,一千张薄饼,换了四两银子。
从香满楼出来,银子扔进空间,楚鱼走进了一家布行。
这家布行的规模比昨天那家大了很多,掌柜的也在,他正亲自接待一个富家小姐,满脸带笑地介绍他铺子里新进的布料。
楚鱼虽说穿着普通,但生得明眸皓齿,日日被灵泉水洗涤过的肌肤,光洁细腻,白嫩得像昙花瓣。
那位富家小姐和她的两名丫鬟,都被楚鱼给吸引了,眸光不时落在楚鱼脸上身上。
这姑娘,咋能这么好看,该不是花妖变的吧?
一个嘴甜腿快的伙计迎上前:“姑娘,想买什么料子,给多大年纪人做衣裳?
我们这铺里布料很多,大部分是新进的货,各种年龄的都有,我帮姑娘介绍一下?”
楚鱼轻摇了一下头:“我先看一看,不急。”
那位带着丫鬟的富家小姐走了,掌柜的过来了。
他刚卖出去三匹好衣料,圆脸乐得像个半熟的西红柿,带着几抹浅粉,又有点像涂了胭脂。
“姑娘,相中哪种布料了?我给姑娘便宜些。”
楚鱼身上穿的,是昨天买的粗布衣裙。掌柜的一眼就判断出,眼前少女不是有钱人家的。
甚至心里还叹息着,可惜了这样一副好样貌。
楚鱼脸上挂着清浅的笑:“掌柜的,我不买布料。我带来两套成品衣裙,看看你们店铺收不收?”
“来布行卖衣裙?我们铺子里有成品衣裙。”
掌柜惊讶得眼睛都瞪圆了,但这人有些见识,没有立刻拒绝:“姑娘,把你的衣裙拿出来我看看。”
楚鱼从花布兜子里,拿出一套汉服,递给掌柜的。
掌柜的用手一摸汉服布料,心一抖,确实是好东西。再一看样式和做工,心又一抖,针脚细密均匀,手艺再好的成衣匠都比不上。
还有颜色,太透亮了。
掌柜被震惊了,半晌才缓缓抬起头,看着楚鱼问:“姑娘,这裙子是谁做的?布料来自何处?”
楚鱼据实回答:“是从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带过来的,是成品,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