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明:陛下不好了,万国来朝了 > 第30章 风云突变

第30章 风云突变

六月初十,阴。

因为昨夜才刚刚下过一场小雨的缘故,京师诸多街道的青石砖上,尚残留着不少尚未蒸发的雨水,空气也是有些偏低。

但尽管如此,仍是没有影响到京中的"喧嚣",入目皆是挑着扁担沿街叫卖的贩夫走卒,声音很是高昂。

人满为患的街道上,几日之前还"意气风发"的工部主事陆澄源低垂着头,犹如行尸走肉一般,准备前往工部署衙当值。

自六月初一的大朝会结束之后,他便是变出了如此模样,好似被人抽去了魂魄一般,终日迷茫,不知所措。

尽管大朝会结束之后,受限于朝中风云突变的局势,一向涣散的诸多官员们均是变得"兢兢业业"起来,但也没有人去苛责失魂落魄的陆澄源,目光中反倒是充满了怜悯。

几乎所有人都知晓,昔日在朝野上充当"急先锋",迫不及待拨乱反正的陆澄源即将成为昨日黄花。

虽然天子以雷霆手段将周应秋,崔呈秀等"阉党"骨干论罪下狱,甚至还将司礼监掌印王体乾发配到了南京孝陵,但对于"罪魁祸首"魏忠贤却没有予以更多的惩处。

相对应的,一门心思想要恢复昔日"众正盈朝"的东林官员也没有如愿扩大战果,甚至还眼睁睁的望着天子不断起复曾被他们百般打压,而被迫辞官还乡的三朝老臣。

"疯了,疯了.."

"阉党没有败,东林党也没有胜。"

"这一切,都是天子的计划.."

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一连多日都是有些失魂落魄的陆澄源猛然停住了脚步,并且状若疯癫的挥舞着手臂,口中念念有词。

兴许是觉得陆澄源发生了"癔症",不少百姓都是站在远处对其指指点点,如若不是其身上穿着青色官袍,只怕早有人上前查看了。

呼。

一阵风起,清晨的些许寒意令昨夜近乎一宿未睡的陆澄源倒吸了一口凉气,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

抬头瞧了瞧远处正朝着其指指点点的百姓,陆澄源猛然缓过了身,赶忙抬脚朝着工部署衙跑去。

倘若朝中的"风云突变"是由天子在背地里推波助澜,那其态度便是有些耐人寻味了。

但不管如何,抓紧时间辞官回乡,却是他眼下抓紧要做之事,否则一旦"九千岁"重新得势,第一个要清算的,便是他这位率先拨乱反正的急先锋。

一念至此,陆澄源便是猛然加快了脚下的步伐,使得周遭百姓都是发出了一声惊呼,险些与其相撞。

...

...

喧嚣不已的京师中,如陆澄源这等主动上书请辞的官员不在少数,其中尤以曾经如日中天的"阉党"成员为主。

尽管十日之前的"大朝会"上,一向任人唯亲的天子并未对身为阉党骨干的内阁首辅顾秉谦及次辅魏广徽展现出半点不满。

但心中有鬼的二人却是不敢继续在京师逗留,近乎于同时以"精力有限"为由,向身处紫禁城的天子递交了辞呈。

也许是觉得顾秉谦及魏广徽二人去意已决,深宫中的天子稍加挽留之后,便是允准了这两位阁臣的辞呈。

但颇耐人寻味的是,依着大明惯例,凡是阁臣辞官回京,大明天子为了表示对阁臣的尊重,都会予以不同程度的封赏。

但深宫中的天子就好似对于此等"惯例"毫不知情一般,丝毫没有提及此事,而顾秉谦及魏广徽二人也不敢予以争辩,灰溜溜的便是出了京师,朝中大权尽数落入天子一人之手。

随着顾秉谦及魏广徽两位阁臣先后离京,本是有些"心灰意冷"的东林官员们重新来了精神。

在他们的念想中,就算天子出于"分庭抗礼"的角度考虑,多少也会令一名东林官员入阁辅政。

其中毫无疑问,呼声最高的自然便是前任内阁首辅,如今正在山西蒲州老家休养的韩爌,韩阁老。

只可惜还未待朝中的御史言官们为其奔走,紫禁城传出的一道消息,便是令这些人如考丧妣。

六月初四,天子以辽东战事吃紧为由,将待在狱中两年有余的熊廷弼官复原职,令其重回辽东主政。

相对应的,天子将坐镇辽东两年有余的"帝师"孙承宗召回,将其加封为东阁大学士,令其拜为阁臣。

次日,紫禁城中再度传出消息,天子夺情起复辞官回乡,为父丁忧多年的前任辽东巡抚周永春,令其重新与熊廷弼搭档。

为了能够拥有更为强大的政治资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