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官道寂静无人,除了算不得茂盛的树林,望眼所见只有一座破败的寺庙。此时正飘起几缕青烟,庙内火堆旁李朝露正在低头摆弄着什么。
楚狂儒则是选了几根相对笔直的树枝,而后从自己包裹中掏出了几个白花花的馒头,将其用树枝串了起来,放于火堆上烘烤,渐渐馒头的表皮变得焦黄,感觉火候差不多了他便递给了李朝露一串。
“馒头之前已是凉了,不过稍稍烤一下,其外皮焦香酥脆,也是人间美味,来尝一下,不够我这里还有。”楚狂儒乐呵呵的说道。
说罢便靠着柱子,随手从包裹里取出一本书,借着火堆散发出的亮光,一边啃着馒头一边读书。
李朝露恍惚间瞥到了书名,微微一笑,毕竟他也曾读过。
看见此时的楚狂儒,犹如看到了以前的自己,对读书一样痴迷如狂。此时若是忽略其外貌,真是个妥妥的儒生。
低下看了看手中微微发焦的馒头,啃了几口,感觉味道确实不错。
吃完了手中的馒头后,李朝露算了下时间便扒开火堆,只见火堆中露出几块黑不溜秋的“木炭”,随后便见他用木棍轻轻地敲打起来,等到黑灰落尽,他拿起放在手中吹了一会儿,将其对半掰开,一股热气混杂着香味喷涌而出,一股浓郁的烤白薯味儿在破庙扩散开来。
此时已然是吃了十多个馒头的楚狂儒,耸了耸鼻尖,看见烤白薯,瞬间感觉自己手中的馒头不香了。
李朝露随手递给楚狂儒一大块烤白薯,便低头啃了起来,楚狂儒见此也不矫情,两个人蹲着啃起了烤白薯,此时外面两文钱一块的烤白薯让他们俩吃出了山珍海味的感觉。
随着最后一块白薯被李朝露扔进嘴里,吃饱的两人舒服的打了一个饱嗝。
吃饱喝足后,楚狂儒便坐回草席上继续看起了书,而李朝露表面盘膝而坐,闭目假寐,实则运转功法,打磨体内气机,抓住每一分时间修炼,毕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他还是懂的,起步晚,那就以勤补之。
运转数个周天后,李朝露睁开双眼,发觉楚狂儒已然睡着了,刚想为火堆添些柴,不料此时寺庙外忽然传来的一阵奇怪的叫声,其声凄厉,宛若女子在耳边轻声哭泣。
联想到此时的场景,夜半、破庙、书生、女子、哭声。
李朝露不禁皱了皱眉:“不会这么巧吧!”
这等场景似曾相识,回想一番,这种事不会这么巧就被他赶上了吧,这不是像极了话本小说中的山精野怪与书生之间奇妙故事的场景。
李朝露不禁回忆是在哪册话本中读过此类故事的时候,门外已传来了动静,好似有人在轻轻拍打着破庙的门,声音断断续续,楚狂儒也被这动静吵醒了,起身看了眼李朝露,他没有发现李朝露眼中有着一抹凝重,只是起身对着门外问道:“哪位朋友?有什么事吗?”
门外传来了一声如清莺般声音,“里面的公子,小女子外出访亲,途经此处发现并无客栈,想来此处借宿一晚,不知可否。”
楚狂儒也没有多虑便打开了门,门外此时站立着一红衣女子。
楚狂儒先是愣了愣神,随后偷偷打量了一番女子,白皙的脸蛋,淡淡的柳叶眉,眼神中透露着勾动人心的光芒,显得倒是极为标致。
此时红衣女子见到楚狂儒,本就含笑的嘴角不自觉又上扬了几分,随后说道:“小女子莺莺,见过公子,不知刚才说的借宿可否。 ”说着还向楚狂儒眨了眨眼,只是楚狂儒好似没看见般。
楚狂儒道:“我二人也只是在此借宿,姑娘要是不嫌弃,就在此将就一晚吧。”说着向旁边一走,让开了门口。
此时女子才发现里面还有一个男子,男子身穿白袍,一尘不染,面目清秀,一副浊世佳公子的感觉。
红衣女子莺莺道:“公子多有打扰,还请见谅。”
李朝露心中警觉,但表面依然点头致意道:“无妨,姑娘请便。”
随后女子向李朝露微微行了一礼便没有再说别的,而是转身迎向刚刚端起书册的楚狂儒。
“公子,长夜漫漫不如聊一会?”
不待楚狂儒说话,自称莺莺的红衣女子便接着问道:“公子,你是何方人士?”
“大夏人士。”楚狂儒面无表情的回了一句。
“大夏啊,小女子一直很向往?”
“公子,不知你是否婚配?”
“······”
此时的楚狂儒已是有些不厌其烦了,李朝露看着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