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麓湖之畔 > 6 北园小聚

6 北园小聚

单板机室的实验课还没有开始。为了配合叶念慈编写800ZC的实验教材,陈悦根据她的要求做程序和接口电路的验证工作。每个实验项目验证后,陈悦还书写了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供叶念慈参考,这点并非叶念慈的要求,令她倍觉满意。

赵容刚在五楼机房上完课。她一踏入单板机室,就见到了陈悦埋头在面包板上接线。“哇,这么勤奋?!不错啊。”她微微一笑。

陈悦吓了一跳,惊喜地抬起头来:“赵老师好!”

赵容笑容可掬:“我跟你讲过很多次了,我们现在是同事,你就别叫我老师了。”

“您是我老师啊,叫习惯了很难改口的。”陈悦微笑地重复着每次都解释的话,然后情真意切地来了句新的:“天地君亲师都是我们崇拜的对象,古语又有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我不能不尊师重道啊。”

赵容被陈悦逗乐了:“那好,你就叫我老爹吧。”她马上又补充道:“可不准叫师父哦!”

陈悦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赵老师,您刚在五楼上课?”他问道。

赵容说:“是的,今天累死了,要检查学生们的程序。”

陈悦诚心实意地说道:“您不叫我下去帮忙?”

赵容娇嗔道:“得了吧,你又没学过Fortran。”

陈悦笑着说:“您需要的话我可以自学,有不懂的地方您指点一二。或者我只是帮您看看学生运行的结果,学生有问题时您再来辅导。”

“谢谢你的好意啦!”赵容为陈悦的心意感动,她又自嘲道:“我这位助教啊,哪有资格请助教?”

陈悦突然想起此时是请赵容的最佳时机,他投桃报李心切:“赵老师,今天请您吃饭可以了吧?”

“还真不行,你又挑我没空的时候请我。”赵容笑着说,“不过,我不想吃饭,我想喝早茶。”

这里讲的喝茶,广州方言叫“饮茶”,是广东人一种传统的饮食风俗。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或酒楼,泡上一壶茶,要上几件美味的点心,如此品茶尝“点”,风味横生。广东人饮茶除了生津充饥,还顺便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因而饮茶也是广东人的一种社交的方式。民国时期,广州人一日不上茶楼便引以为“羞”,好朋友见面时“勒索”一顿茶也是寻常小事。饮茶受广东人青睐,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香浓的茶水比酒更适合广东的气候。再者是广式点心的丰富,据1956年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有关方面的介绍,当时广式点心已有815种。发展至今已不下数千种了,为全国点心种类之冠。

早期的茶楼和酒楼是楚河汉界、泾渭分明的。茶楼又叫茶居,清晨四点开市,下午四点打烊。酒楼也叫酒家,是专门做晚餐或承办筵席的,从下午五点营业至深夜两点。后来,酒楼兼做了点心,还有早市和午市,茶楼也做起了夜市,故两者已没有了区别。不过,即使是同一店家,广东人仍然习惯饮茶时叫茶楼,吃饭时叫酒楼。

80年代广东人的饮茶主要是早茶。早上见面,大家往往以“饮咗茶未(粤语:你喝茶了吗)”作为问候,可见广东人对饮早茶的喜好。早茶是一种慢节奏的餐饮,茶楼的熟客一般以退休老人居多,这些茶客每天清早基本上会到一家固定的茶楼,一壶茶加两样点心,美其名“一盅两件”,他们一坐就是一个上午,享受着慢而舒心的时光。有人说,广东老人有忧郁症的少,得益于喝早茶的习惯,什么忧闷在喝茶中都聊散了。“一盅两件”还有另一个说法,“一盅”指的是排骨饭,而“两件”还是指两件点心。家人或朋友相聚,则不限于“一盅两件”。有趣的是,“一盅两件”已经成为了广东人饮早茶的代名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有些茶楼一天的早、午、晚三餐都可以饮茶了。也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有不少茶楼的早茶令人扼腕地消失了。

陈悦很高兴:“好啊,我长这么大还没喝过早茶呢。”

赵容很惊讶地问道:“你不是广州人吗?广州人哪有没喝过早茶的?”

“我不是广州人,但我是广东人。”陈悦笑着说,“以前家里穷,所以没有机会去茶楼喝茶。不忆苦思甜了,赵老师,那什么时候请您喝早茶?”

赵容想了一下:“这个星期天你方便吗?”

终于有机会可以请赵容了,陈悦高兴地点点头,说:“可以啊。星期天的话,少游也休息,我把他叫上?”

“好,你不提他我都快忘记你这位死党了。”赵容笑着说,“他有没有回来找过你?”

陈悦说:“有,还有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