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麓湖之畔 > 7 一见钟情

7 一见钟情

学校的教工宿舍比较紧张,家在外地的单身教工两人住一个房间,结婚的年青夫妇也是一个房间。像陈悦这样有家在广州的教工,没有特殊情况学校是不安排校内床位的。

梁冬偶尔会到单板机室来找陈悦聊天。陈悦曾听梁冬讲过,他一工作就以自己是系秘书、工作难以定时为由打报告申请床位了,还到总务处催促过多次都没有结果。他还说有一个床位的话,就算晚上不在学校住,拿来中午休息也很好。

陈悦对梁冬说,我更喜欢回家住,可以每天和家人在一起,也可以吃到妈妈煮的饭菜,林语堂先生讲过吃父母做的饭菜是四大幸福之一。我很喜欢一个比喻:家是温暖的港湾。用你们文人骚客的话来说就是,就算外面寒风凛冽,推开家门,便是春风拂面、丝雨缭雾。梁冬哈哈大笑,他略带深沉地说,我们终归是要学会独立的,总不能一辈子依赖家里吧?陈悦说正是因为我们以后要独立,所以现在才格外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机会。不过,陈悦也觉得梁冬的话有道理,只是梁冬的话还没有触动到陈悦的内心,他还不以为然。

陈悦又对梁冬说,实验室的实验台够大,又是我一个人在,午休时很方便。这点令梁冬很羡慕,他说在系办公室中午基本休息不了,老师啊、学生啊转来转去的,实在是困了就趴在办公桌上睡一会,往往很快就被吵醒。

陈悦家离学校2.5公里,不算远,他读书以来一直是走路回校的,只需半小时左右。陈悦经过的路段,只有越秀公园南门那一段吉祥路晚上会少点行人,其余路段都很热闹,他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比较晚回家时,就会绕过人少的那段吉祥路,只需多走500米。工作后,陈悦依然保持着走路来回学校的习惯。梁实的家离学校就远多了,骑自行车上下班。

梁冬问陈悦,你晚上要上课吗?

陈悦有两个成人班的课,一个是每周一个晚上,一个是第8周开始也是每周一个晚上。

梁冬说你晚上要上课的话,在学校住方便些。

陈悦点头称是,但学校床位这么紧张就算了,晚上9点就下课了,以前我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也经常这么晚回家的,现在一周才一、两个晚上算不了什么。

陈悦的人偏‘宅’,基本上一下班就回家,大门不出一步,跟读书时一样。偶尔有同学会来拜访陈悦,有初中的、高中的,也有广院的。陈悦没有同学邀请的话是不到同学家串门的,不是他清高,而是性格使然,与串门聊天相比他更喜欢呆在家里看书。陈悦的性格与母亲很像,或者说主要是受到了她的影响,母亲年轻时活泼好动,逐渐地像林黛玉一样喜散不喜聚。工作,与家人在一起,看书,成为了陈悦生活的全部。

平凡的日子就是这样一天一天地过着。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一语未尽,一年过去了。

———

1987年9月。

这一天,晚饭后陈妈妈在收拾碗筷,陈迪突然高兴地宣布:“今天晚上我们家将蓬荜生辉,有一位美女大驾光临。我现在要赶紧拖地,陈悦,你去准备茶具茶叶。”在普遍称呼同志的年代,靓女、美女等词还并非人们对女性的泛泛称谓。

陈悦乐了:“姐姐,这位美女是何方神圣?不对,应该说是何方仙女?”

陈迪笑道:“讲出来就没神秘感了,你到时就知道啦。”

陈家虽然两房一厅,面积并不大。屋内的一些家具都是很普通的,也没有什么摆设,陈妈妈和陈迪平常把屋子收拾得干净整洁,一尘不染,让人心情舒畅,有温馨的感觉。陈悦姐弟小时候,母亲搞卫生时,有时会口中念念有词: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有时会朗诵:高堂素壁,无舒卷之劳;明窗净几,有坐卧之安。这是母亲为了他们能够熟记一些古文精髓和古人哲理采用的朴素教育方式之一,母亲觉得他们是否理解还不重要,能记住就可以了。姐弟俩长大后,有时与母亲聊天谈论到别人家宽敞豪华时,母亲总会笑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你们以后有条件时也要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但凡事不可强求。

陈家的生活条件不高,生活情趣却不低。

为了迎接陈迪的贵客,大家各司其职。陈迪心情好,学母亲那样,边拖地边吟诵着《朱子家训》。

陈悦笑着插话:“姐姐,你应该来一首关于美女的诗词。”

陈迪笑道:“这是在扫除哦,我怕害到美女打喷嚏。”

准备好茶具茶叶后,陈悦跟往常一样打开了家中那台9吋的黑白日立电视机。陈悦读高中的时候,伯父新买了一台14吋的电视机后,将它淘汰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