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麓湖之畔 > 20 牵手麓湖二

20 牵手麓湖二

的书法,很喜欢他的启体,点画活泼。我还记得文章中称他为当代的王羲之,介绍了他独特的字重心理论,很有趣!”陈悦说,“我还记得,启功先生是清朝皇亲。”

赵容说:“是的,他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本姓爱新觉罗,听说他对自己的皇族后裔身份总是避而不谈的,并不以此沾沾自喜,令人敬佩!”

天气比较冷,也有点风,麓湖边的人并不多,两人沿着湖边慢慢地走着。

“陈悦,你愿意听我的故事吗?”赵容突然停住了脚步,并松开了搂住陈悦手臂的手,看着陈悦问道。

陈悦深情地看着赵容,说:“我非常愿意,如果不会引起你伤感的话。”

赵容又挽起陈悦的手臂并带着他起步,她云淡风轻:“不会了!再也不会了!”

“这就好!真心希望看到你天天都开心。”陈悦发自肺腑。

“陈悦,我很喜欢你的一点是你不八卦,你总是问我有什么可以帮我的,而从不打探我的私事,真是很难得,这是一种修养和文明,你让我很感动。”赵容由衷之言。

陈悦不好意思了:“赵老师,你过奖了。”他有点惊讶赵容的这点称赞,觉得这只是自己胆小和喜静的性格使然,没想到这不是闷,而是赵容看重的优点,他告诉自己要坚守。他又想到毕业设计时赵容对他指教的“责任感”……

赵容娇嗔道:“以后不准你跟我客气。”

“好!”陈悦笑着说,“那我听你讲故事。”

赵容平静地说:“寒假后你在我宿舍见到的那个人就是我的前男友,叫做金林……”

赵容毕业后分配到广州声学研究所工作。工作不久,她和研究所的金林恋爱了。金林毕业于广州的一所名牌大学,与赵容同年工作。受当时出国留学大潮的影响,才华横溢的他也不甘心于研究所的朝九晚五,工作之余积极复习英语,准备参加托福考试。

两人恋爱后,金林要求赵容和他一起备战托福,以后一起出国留学。赵容为了爱情,答应了他。

半年后,因为赵容的英语比金林要好而且赵容的工作也比他忙,业余时间金林独自参加了一个社会办的托福辅导班学习。在辅导班上,金林认识了一位新潮的女大学生,这位女生快毕业了,她在美国的姑妈希望她毕业后能够到美国读研,可以给她提供经济帮助,这位女生因此也在积极准备托福考试。

生情不一定需日久,很快金林和这位女生彼此吸引,走到了一起。

20世纪80年代,没有互联网,一般人要获得出国留学信息是不容易的。有一篇文章写道:“上世纪80年代末,上海复兴路上的三角花园,这里每天人头攒动。人们自发形成‘新闻角’,相互交流着有关出国留学的各种信息。”由此可见一斑。当期时,农讲所旁的广州图书馆小广场上也有一个类似的“新闻角”。那时的留学服务机构极少,费用普通家庭也难以企及。

这位女生给金林描绘着美好的蓝图:姑妈帮忙选择和联系学校,双双出国,生活上有姑妈的照应……这无疑是香馍馍,对金林极具吸引力。

讲到这时,赵容停顿了一会,忧伤地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他在道德的框架内有追求新爱的权利,无可口非。如果他此时跟我明讲,我会坦然接受,跟他友好分手的,也会祝福他们……”

陈悦认真倾听,不时点头、叹息,或者微微地苦笑一下,表情丰富而语言贫乏。

金林瞒着赵容,保持着和赵容的恋爱关系,但对她开始冷淡。一开始,赵容以为是他太专注于复习了,后来慢慢地察觉了问题也发现了证据,在赵容的追问下,他说自己是一时糊涂,并保证以后不再与这位女生来往。金林当面虽然信誓旦旦,不久又被赵容碰个正着。如此几次三番,赵容的内心受到了极度的伤害,决心放弃这段恋情。

在这个节骨眼上,恰逢广州学院广招人才,赵容毅然选择了离开金林带给她痛创的伤心地,到了广院工作,并以此来中断两人的恋爱关系。赵容的离开没有告知金林,但金林很快就在研究所里打听到了赵容的去向。

几个月后,那位女生在一次与金林争吵后提出了分手。聪明的金林一边想方设法地恳求那位女生恢复关系,一边跑到广院找到了赵容,告诉她已和那位女生分手希望再续前缘,心软和仍然爱他的赵容,在能说会道的金林面前放弃了“抵抗”。有两个半月,金林每个星期天都会从研究所到广院与赵容约会,过后金林以工作忙为由少来了。

有一天,为了一本英语书,赵容在打电话联系不到金林的情况下,中午去到金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